大学生心里话为何不跟父母说 & b6 L. B4 @" r) k& h/ ^: o3 v7 f1 _ r
东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董已经连续3个假期没回家了。“我不愿见父母,每次站到回家的站台上,似乎都是一次煎熬。”“他们根本不理解我,我也没脸见他们。我觉得,这3年来自己一事无成,我也想学习,可没有动力了,有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小董一脸伤感:“我能做的就是跟女朋友倾诉,我认为,只有她才能了解自己,才能真正和自己交流”。 ; h0 n9 i2 Z' [ Q$ a. Q6 t8 M 0 d1 C# g) ~1 ^+ D' y2 A. Y 吉林大学文学院的张同学,也很少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对此,他很无奈:[307mn.com/mngr/xbcs/53485.html]男性阴部潮湿瘙痒原因[/url]“我父母是‘老三届’,当过知青,他们都有那种‘我们吃了苦,不能让孩子再遭罪’的心理,宁肯自己吃苦,也决不让孩子生活得比别人差。我与父母一交流,他们就是‘冷不冷啊?’之类的问题。换句话说,我感觉,我和父母的关系只是‘物质的’。”9 A2 t% ]* b& V9 U
8 G. l! {9 q; w! B0 g 像小董和小张一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都表示“和父母交流有困难”。据报道,今年3月,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曾在市内主要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9%的大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其中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 * w- L$ f4 j# Z ^8 u( h' \/ n2 I . P7 m0 K- D: w4 h 无独有偶,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市重点(示范性)中学学生会主席论坛上也传出消息,“当代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有63%的高中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与父母说的只占21.9%。看来,大学生难与父母沟通,是在高中就“打下了基础”。 1 Y) U/ r1 e6 Y6 y) R: K $ k* |! y0 K/ Z( s& V6 @8 K 有人认为,处于叛逆期的高中生,面对高考压力和父母对其学习成绩的严格要求,易出现沟通障碍,而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已趋近或达到成熟,与父母交流理应比高中生顺畅。但现实情况显然并非如此,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大学生仍然对父母有一种或抵触或敬畏的情绪,他们大都反对父母的教育方式,难以忍受“父母的不理解”。“青春期总会有特定的躁动,在获取性知识方面,平时也想跟父母多交流,但一提这个,父母便觉得不舒服,有时还会大声呵斥。”学管理的小赵告诉记者,父母常以“年纪轻轻,总往歪里想”这样的话,弄得他没话说,以至于后来他干脆不说。; e1 z# O1 Q- D& J! B8 F8 q
% }, s1 D6 A7 x 东北师范大学的孙同学,父母双双下岗,每天都要为生计发愁,每次打电话来,就是问问学习好不好,学费够不够。“我也知道,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我心里的感受,我还能说什么呢?说多了,岂不是又给他们增添心理负担?渐渐地,就感觉心里和父母隔着一层。” + b3 P4 R6 u5 K" K 7 D3 c2 c# h. p- t 随着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许多父母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家住长春的李女士就对记者说,由于工作比较忙,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请了保姆。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自己给孩子的已经比同年龄孩子得到的多很多,但她却发现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慢慢升级,她觉得很不理解,想改变,但力不从心。+ g) e) E) \( |8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