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529|回复: 0

揭秘:十大最凶猛的健康流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3 15: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言一:接吻会传染病菌& m& C% ]& a+ A: k4 S7 E
吻能传病,概因这是一种口水交换式的亲密接触。换言之,口水、唇舌、口腔内的病菌是致病关键。比如,唇疱疹是1型单纯疱疹病毒在嘴唇上的留下的杰作-白色小水庖,它就能通过接吻传播。/ Q8 z& z% }) y7 t) I
    真相:乙肝与艾滋病,能通过接吻传播吗?这是个值得细说的问题。一般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尽管唾液里也会有艾滋病毒,却没有接吻传播艾滋病的病例报道。原因可能是唾液中艾滋病毒含量低微,不足以造成感染。乙肝的传播方式则广泛一些,包括母婴、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法式深吻或被咬伤也有可能传播乙肝。
% b$ i" @5 {6 n- }5 N( G) S流言二:可乐“杀精”
7 I9 r. t- `$ Q( w* }5 V2008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尤其引人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化学奖”被授予一项大家十分关心的研究:可乐究竟能否杀精。事实上,“可乐杀精”是最有影响力的“都市传说”之一。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听过几次这个说法。; y$ w) c+ _& c
    真相:2003年,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上,来自巴西的法比奥·帕斯卡鲁图(Fabio Pasqualotto)基于对750名男同胞的研究指出,喝咖啡的男性的精子活动度反而更好,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咖啡因。面对传闻时,怀有科学精神是不可少的。以讹传讹的“喝可乐会杀精,男青年需谨慎”,你完全可以无视。
8 D5 q: V4 g. W/ x. f% F流言三:喝奶引发肾结石
8 l2 R( K+ t7 j' P由于牛奶富含钙质,人们不禁担心喝牛奶会更容易患肾结石。事实上,喝牛奶并不会提高患肾结石的风险。0 x2 R' y0 L+ E+ y4 r' h) ~' t
  真相:机体这个复杂系统很巧妙地平衡了高钙与肾结石的关系。虽然高钙饮品势必增加尿液内钙的排泄量,但却可以降低尿液内草酸的排泄,从而使得尿液内草酸及钙的比值明显降低,反倒不容易形成草酸钙结晶。因此,从预防肾结石的角度说,多喝高钙饮品并没什么错。豆奶、豆浆这类饮品也富含钙质、蛋白质及嘌呤,对人体善莫大焉,但人们担心它们是否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性。没错!豆类饮品的确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但那却是由豆类中的草酸盐所导致的。所以别担心,高营养的豆类饮品对正常人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患肾结石、痛风的人还是应该少喝为妙。
; v& q( n. t- U9 w9 e流言四:解酒药让你千杯不醉
1 M$ w& Z5 G# y' n! Q有些解酒药的使用说明中会有“本药品药效强劲,服用时请同时饮用两大杯水,睡前再饮一杯”之类的话。( Q- G. e# r6 E# g
    真相:这些药品的“神效”已不重要,重点在于你喝了很多水,被人体吸收后,扩充了血管容量,从而降低血液里的酒精浓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醉酒后的口干和胃部不适症状。有些人还会在饮酒前服用达喜等胃药,它们也只能对饮酒产生的胃黏膜烧灼感有一定缓解作用。标榜具有解酒功效的药物,多半只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解酒药多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活性酶,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但绝不会使你酒量倍增,千杯不醉。当你酒醉瘫软,心中茫然时,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身体需要时间来代谢清除超量的酒精。
6 g- N7 a5 z3 f' n6 m流言五:长时间用手机会致癌! x, ~8 l) l$ P& p, ~5 V, P# j2 O
一直以来,公众相信手机致癌的说法,更多地是出于戒备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进行“有罪推定”。换言之,只要人们怀疑手机的使用可能对人产生健康风险或危害,就需要相关方面通过数据或证据来举证说明手机使用到底对健康有无害处。提出手机致癌这种说法非常简单,却苦了全世界各地科学界的研究者。首先,一个只能得到阴性结果的研究是相当耗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其次,进行这种研究本身就会增加公众的恐慌和焦虑,反而帮助散播了手机致癌的说法。% o8 h8 Z5 ?4 T2 {$ p
  真相:尽管没有科学研究证明使用手机会引起癌症,但人们本能地认为这种手机辐射是不好的。那么,如何有效减少这种辐射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与联邦通信委员会曾提出一项建议,简单说来就是四个字——长话短说。如果手边有普通电话,就不要使用手机;如果使用手机,就请多使用免提装置,或使耳朵与手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V: [# e- S$ }5 t
流言六:钛圈能治颈椎病
4 C$ O" z- K) O: K说白了只是装饰品,为何有些人觉得佩戴钛圈后有效果呢?其实,这多半是一种心理暗示。普通人并不了解钛金属的性质,具备的医学知识不多,加之钛圈销售店铺用一般人看不懂的外文说明书以及各种高深的专业词汇做广告宣传,常会让消费者晕头转向,误认为钛圈是一种高科技医学产品,从而产生购买的冲动欲望。
5 ~+ m9 z- ]6 \$ F7 _. n) D    真相:还是让科学实验说话吧。浙江大学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王健教授曾做了一项试验,即采用科学仪器检测佩戴钛圈和不戴钛圈者提相同重量的水时,其用力肌肉传出的肌电信号。结果表明,钛圈对肌电并无影响。而肌电能客观地反映肌肉用力的程度,换言之,钛圈不会让你的颈椎更觉得省力。
9 f- H, L: U0 i+ A1 R7 C6 `9 a流言七:功能饮料很必须; |& c1 B) r7 v* q
功能饮料并不玄乎。通俗点说,普通饮料里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稍具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便摇身升级为功能饮料了。目前,这些功能因子多是咖啡因、牛磺酸、肌醇、维生素及中草药活性成分等。据称,它们能缓解疲劳、提高人的注意力等。
, y1 q2 G) d. H  真相:功能饮料并非人人适合。以其中的运动型饮料为例,它含有钠钾钙镁成分,只适合运动后饮用,以补充人体丢失的部分电解质,将其作为日常饮品是错误选择。运动饮料中糖含量的适当比例应为6%-7%,这既保证了人体最大程度的吸收,也能防止血糖瞬时升高。一些功能饮料的糖分含量过高,对人体反而起到利尿作用,使肾脏加速排出水分。这些饮料不仅没有解渴作用,还适得其反,让身体更加缺水。
9 {, t' S+ C- |( H流言八:越宅越抑郁
$ q0 i* P1 Z8 e3 H5 \国内抑郁症患病人数几近四千万。大量研究证实,30%-50% 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刻都曾是符合现代心理学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有报告称,至2020年,单向重型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 P$ W% S$ x* b5 ^0 G$ ?  F
  真相:在预防抑郁方面,兰伯特教授建议宅男宅女们:“专注于织毛衣或者制作剪贴簿这类事情可以把你从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让大脑以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方式运行。出去逛公园或者去体育馆做运动,尤其是进行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同样可以促进重要的情感神经化学物质的分泌,如5-HT和内啡肽。”
! l0 @, C* a, I0 {" o    与服用药物相比,自身多活动能使大脑以更有意义的方式运转。或许,我们都该学学许三多的生活哲学-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2-4 02:56 , Processed in 0.07972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