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0 21: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救我地网上文章,我复制过来。' R& I2 L! a9 H/ P( k" u
3 f# b7 G6 T2 u [
& [* n6 T! I, m2 T
# R0 [- d) t4 w! n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86—1996
9 K Q1 n, c0 i& z4 L3 j' b《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6 U& a0 O) p" ~9 q; @2 c3 l# w4 z7 J
; J5 A: _" l( K$ G; k$ \6 V(一)毒性作用
& f9 Y1 k& i s, f3 I1 P' H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微咸涩,易潮解,易溶于水。亚硝酸盐主要用于染料工业和某些有机合成、金属表面热处理,亦用作食品显色剂和防腐剂,医疗上用于血管扩张药和急性氰化物中毒的解救药。) {' w9 f& y+ B% `8 w( V9 d
国内有多起误将亚硝酸钠作食盐用,发生多起急性中毒事件的报道。进食大量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较多的食物新鲜的叶菜类,如菠菜、芹菜、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生菜、韭菜、甜菜、菜花、萝卜叶、灰菜、荠菜等也可引起中毒。腐烂变质蔬菜含有较大量的亚硝酸盐。经测定,新鲜蔬菜几乎不含亚硝酸盐;储存2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为0.24mg/kg;4天后为1.10mg/kg;第六天,开始腐烂,达6.70mg/kg;第八天,完全腐烂,急增至146mg/kg。经腌制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亦明显增高,第7~8天达高峰。腌制后变质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更高,有报道变质的腌萝卜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高达22.96mg/g。另外,熟蔬菜久置后,亚硝酸盐含量亦增高。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量多的水如“苦井水”、“蒸锅水”可引起中毒。食用加工时过多添加亚硝酸盐的肉食品也可引起中毒。参考中毒量0.2~0.5g,参考致死量3g。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另外,亚硝酸盐对周围血管有麻痹作用。
! C& d; s* M5 ]* q4 T" |(二)临床表现( n9 Z( p, y7 D: t# x N" x% k9 r/ T
1.潜伏期:纯亚硝酸盐一般为10~15分钟。大量食入蔬菜者,一般为1~3小时,最长可达20小时。
7 ]7 G" Q- }0 N; v0 l2.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严重者意识丧失、烦躁不安、昏迷、呼吸衰竭、死亡。
* ^1 `4 w4 D% ?' W* N3.实验室检查: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血、尿中亚硝酸盐阳性。+ Z8 X, q; b) J0 x
(三)诊断依据
& L+ M( i7 r& [5 t. M根据误服亚硝酸盐或进食大量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史,紫绀等典型临床表现,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增高(轻度中毒高铁血红蛋白含量10%~30%,中度中毒30%~50%,重度中毒高于50%),血、尿亚硝酸盐测定阳性,剩余食物或呕吐物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测定等。
; C- q$ `. v$ P9 h* m& r2 o! u具体诊断依据行业标准WS/T86—1996《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 \0 G# d6 R& C. m
(四)治疗原则
5 }' X3 F' O, c6 `7 N+ D1.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
1 x& l( `7 r1 A* y+ a- ]5 U8 |2.解毒剂:亚甲蓝(美蓝)1~2mg/kg体重。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2小时后可重复半量或全量,以后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或减少用量,直至紫绀消失。维生素C和葡萄糖静脉注射或滴注.对消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辅助功效。5 Y- d$ p1 J$ m
3.吸氧。! l1 P0 J; l) j7 w2 k D" K' H
4.重危患者可输新鲜血200~400ml,必要时可考虑采用换血疗法。
7 ~! q( P. c4 v; g% S4 O( H5.纠正酸中毒和其他对症处理。
# ^7 O; d) l/ M. m( g4 _2 |(五)预防与控制+ n% F$ A1 { J8 g# Z0 N
1.妥善保管好亚硝酸盐,包装应有醒目标志。
( Q1 P- N' d* b1 y: R1 _4 p2.禁食腐烂变质蔬菜。短时间不要进食大量含亚酸盐的蔬菜;如需吃时,应将蔬菜在开水中焯5分钟,弃汤后再食用。
1 h) F+ m% Y2 X$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