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 13: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时:05月30日(含05月23日补课)
: @4 _/ V3 P5 }+ z1 Z执教:枪烟酒仙
2 M* b0 z, }5 S内容:基督新教、印度教、耆那教5 M. ?( X0 E7 t" w7 K' K# [
5 @0 Y& \: I/ L# d. Z+ y新教(Protestantism). l: B& K/ C8 U. J( L% f
基督新教,简称新教,或译为更正教、反对教,也经常被直接称为基督教,是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为广义上的基督教的三大派别之一。
% \4 e- G) ?; h' I B) i( D, {概述
6 a" K* A- X$ i( [6 R% L) q基督新教是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或其中不断分化出的派系的统称。也称作抗议宗或抗罗宗或誓反宗。词源来自德文的Protestanten。原指1529年神圣罗马帝国举行的帝国议会中的少数反对派,该派诸侯对于会议通过支持天主教压制宗教改革运动各派的决议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后即以其泛称宗教改革各新教派。目前全球约有 5亿 9千万教徒,当中包括北美洲 1亿 7千万,非洲 1亿 6千万,欧洲 1亿 2千万,拉丁美洲 7千万,亚洲 6千万,大洋洲 1千万,约占全球基督徒总数的 27%。8 L' k4 J; d; x! L- l5 ]
在中国的传播2 D% i9 Z1 D" X' O: [
1807年前后,新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时候先后来中国布道的传教会有:伦敦会、荷兰传教会、美部会、美浸会、美国圣公会、英行教会、美国长老会等。他们分别代表新教的不同派别,传教士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德国。他们中有教师、医生、教授、作家等。当时,由于清朝政府对基督教实行禁止政策,所以他们只能在广州秘密传教。 基督教新教虽然传入中国比天主教晚,但他们采取了更为中国人所喜欢和接受的措施。比如,对在中国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有更大的热情,特别是在开办大学方面。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
2 X9 y9 X4 p$ i3 q+ {! S. ~7 R9 _' s5 j- o
中国的基督新教各教会则因传教方便的原因,自称耶稣教或基督教而不称为新教。一般华人称呼的基督教,常常便是专指基督新教。
) d) m3 x2 h' R+ f- l3 J! j历史发展
% ^' Z% j1 X: p5 y" f2 z9 W【产生的背景】
2 y U z) u9 i# \) k' G! e; O5 l% X
5 b# Y* M( C6 ~' m& {; E0 J; h14——15世纪的西欧,封建体制开始瓦解。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确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教会受到了极大的创伤。新兴的中产阶级起而反抗旧有的封建神权统治。也随着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新观念,人们开始怀疑以神为本位的旧思想。人文主义者大胆的揭发教会内部的腐败,这样的矛盾下悄悄的埋下了中世纪封建体制的崩溃以及宗教改革的借口。
. T5 [! d2 A4 M) A, \4 K+ A! D
* d9 D. O* _2 e6 D! X D) O' w【教派的形成】& [# o7 B. K3 ?4 ~% H
+ r L! p. Q1 m1 V/ Q. a8 {; a
新教的抗议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纪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国的威克里夫派以及罗拉德派、波希米亚的胡斯运动和意大利的萨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迅速的席卷了整个德国,在瑞士,加尔文的归正运动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到了16世纪中叶,主要宗派都以可以与旧教抗衡。因着教权与王权的权利争夺,新教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许多民族国家或世俗政权的支持与保护。在宗教战争后,根据随之而签订的合约,如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确立的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新教在欧洲的布局,信义宗分布于德国以及北欧诸国;归正宗为德国、瑞士、荷兰以及苏格兰。, f2 M1 ~8 p+ Q/ j9 r/ l. }9 x
1 }. l3 n* i0 f6 }16世纪末到17世纪,新教的主要宗派在教会的组织与崇拜仪式上已有基本雏形。对于教义的认定上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成为体系。新教的神学家编写了大量的神学著作,但其内容多以繁琐的争辩以及考证为主,失去了改教初期那种富有抗议精神的活力。17世纪中叶,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妥协保守的圣公宗教会,结果把新教运动又推进了一步,产生了脱离圣公宗的新教派,如英格兰的长老会、公理会、浸会、公谊会等等。随着移民美洲,新教也成为美洲宗派的大宗。, B! k8 W/ H$ O/ E' f8 \
1 O% }: j' t8 u, }
【神学的发展】+ V) k( a+ t; Z0 n4 d, c
/ a- p) |4 p/ L8 m6 m18世纪资产阶级在欧洲得到全面胜利,在唯物观冲击影响下﹐新教出现了基督教社会主义、基要主义和自由主义神学等神学思潮。新教内出现的不同运动都衍生不同的派系与教派,其中著名的有灵恩运动、圣洁运动、基督复临运动等。& U5 W2 \& j C, e$ \2 V" ^
信仰特点: K& ?! S3 Q" p+ X0 k, j. G9 O
新教各派有许多与天主教对立的共同特征,在教义上表现为强调“因信称义”,即主张得救既因蒙恩也因着信,凭着信心可以蒙恩称义,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得救必须以教会、神职人员、圣事为中介的主张,因此信徒皆可为祭司 ,不仅可以相互代祷,还可宣传福音。同时新教认为《圣经》具有最高的权威,信徒可以借助圣灵的指引直接与上帝相遇,接受对启示的光照,从而否定了天主教坚持的教会释经权,为此新教各派都注重用民族语言诵经,取消了拉丁语圣经的垄断地位。新教反对圣母及圣徒崇拜,一般也不赞同炼狱之说。4 g" ?* m+ D/ o: v* k
2 A6 N: V7 M) I! }* x1 E, Y/ D1 X在组织上,新教各派都否定天主教集一切权力于教皇的教阶制,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采用了多种组织制度:如以安立甘宗为代表的主教制,主教管理各教区,下设会长和会吏;以改革宗为代表的长老制,由平信徒推选长老掌管教务,委派牧师;以浸礼宗、公理宗等为代表的会众制,由教堂的全体信徒掌管教务,聘任牧师。新教还废除了神职人员不许结婚的规定,取消了隐修制度。
2 j6 z: o D' _ g3 ~0 _1 r+ y4 I( r/ l* r! S
在礼仪圣事上,新教各派反对天主教的繁文缛节,摈弃了弥撒仪式,重视讲道诵经,信徒共同唱赞美诗。将天主教的七项圣事精简为两项,即圣餐和洗礼。教堂的陈设布置及宗教服饰方面虽无齐一规定,但也比天主教为简朴。有的教会如安立甘宗教会,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教堂内有圣像圣画,仪式也较复杂;多数教会则推崇简朴,教堂内只有十字架。新教的节日与天主教一致,尤其重视耶稣诞生与复活的庆典。& G6 h( V* K% F
, `6 U/ ~ A$ h& }+ y e& `
基本教义5 r- u2 D& I' \: m& X1 U
【因信称义】
: x P9 P5 S4 U' d5 W1 i4 m* T/ I2 }0 {, j9 x# h4 s t6 i) _2 O' K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3:23-25说到“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著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简单来说,信徒得以被称为义不是倚靠任何人为的善行或修练,而是源于神主动的恩典和赏赐,使世人因着圣灵奇妙的工作而向神悔改认罪并信靠主耶稣基督。使徒保罗在罗马书5:1-2也说到“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借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 n! G! I2 j2 W- L- Q
+ ~- t3 P1 \: d4 L( {; L【信徒皆祭司】
( v `& R" u0 R7 L5 T. y3 r% A( L& i6 C# Z, y* t c& H4 Z
此教导建基于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故此,基督徒可以用耶稣基督的血,在主面前坦然无惧地事奉他。此教导并非要信徒们轻看全时间被神呼召事奉主的神职人员,或高抬平信徒的地位;相对的是要鼓励所有平信徒,能在所有圣工上积极共同参与,同心合一来敬拜神。4 f4 Q, i% P8 Y
0 R, Y. A! k& A& B5 B/ l" q
【圣经为最高的权威】 D D% c1 `1 r: e2 k4 c0 S
& J: `" h% j3 @4 D. R) v C此新教教导指圣经是上帝所默示,是基督教最高的权威。此教导有别于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教条,他们认为教会传统(例如仪式)在今日基督教的运作也占一席位。: M, r2 K% g& ~/ L* s% r$ m
6 B' i% T" Q2 ?* q- u* N【圣礼】
* y( J& l2 o4 F- D% ]* Y) k% z" M/ w- l7 N- _! P
即天主教所称的圣事。新教和天主教的圣礼观很不同,一般来说新教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后初期本来是承认告解礼的,后来他因为发现告解礼不符合圣经之教导而否定了告解。圣餐礼被视为圣礼是因为根据新约圣经中马太福音26:26-29记载,有关耶稣在最后晚餐中说过的话:“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因为新教一般认为圣经是绝对的权威,所以若圣经有提及的就应该遵行。
+ F, W, k5 u) o. Z& R/ W组织制度9 {1 H0 r# z3 E0 j, x8 K5 ]
& o. u1 i7 i- v8 m% W, c! D, T2 F6 y. o. G! K
新教一般有三种制度: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一般来说,公理制比较多教会采用。
) W3 @6 a+ L# O+ |
9 E$ D! g! U/ A4 N# \+ J0 j) j7 f【主教制】
2 u% y8 {* X4 J7 t/ }
' \9 e# S$ W4 ~: n# h% @ ]7 V R5 t6 [4 c# i# e" B S& S8 D- [" B) V/ I0 q
主教制是新教中最古老的制度,源自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几乎和天主教的主教制度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主教亦可以结婚。而天主教的主教制则是源自第一世纪初期基督教教会的主教制度,所以可以说主教制是整个基督宗教中历史最悠久的神职人员制度。
7 [/ h) [$ L* ^0 P9 h3 Y/ U现在行主教制的新教教会已经很少。信义宗和卫斯理宗则由各区会自行选择使用主教制还是长老制;在香港和澳门,信义宗和卫斯理宗就选用了长老制。然而,在欧洲,例如瑞典、芬兰、挪威、德国等地,他们则通常采用主教制。
; o8 o1 X( p1 X( M4 u
- D ]3 P- G$ E* D4 U【长老制】; H4 c9 L/ x& X# W5 j
: Q" ^( |# \) l4 o7 [6 I8 @) Y8 f: f: T3 v
长老制,或称代议制、议会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管理区会的制度。议会内的成员由各分堂选出长老,代表该堂出席会议。顾名思义,长老会就是采用长老制的教会。采用长老制的教会有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中华基督长老教会等。$ T% |- _5 [1 w; ` r9 l3 ]9 R
* R. C+ j- z! t3 b* w* E8 D0 @: A/ ]【公理制】
9 z+ j# w5 O: \# w公理制,又称会众制,源自于神学家慈运理的主张,就是主张堂会独立,堂会的主任牧师为教会内最高的决策者,并由会众决议一切教会的内部事务。很多历史比较新的教会也采用公理制,例如浸信会,公理会,神召会等,以及不少独立教会。一些公理制的教会,在地区上也有一个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和权力的联会,以联系该宗派的和分堂。公理制有一个缺点,就是常常做成教会之间的交往和合作愈来愈少,最后甚至会使一些教会脱离其宗派独立,造成宗派主义以及教会分裂。. u- m* j S: S% B/ R
- q( a0 X9 [7 a" B' ]; G9 h
【政教关系】
^2 t; h" T' k; L& J( c5 k. x7 K4 Q' V5 @9 s1 b$ c" G
基督新教各宗派对政教的关系的立场大都不太相同,虽实行政教分离,却普遍没抗拒参与或组织政治活动。3 D' p: a6 \( m4 u
' A. X9 E i, c7 u2 U# U; K, I& m信义宗方面,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时一直也受都德国北部的诸侯支持,所以也比较偏袒他们。 路德一直教导教会需顺服掌权者,因为教会如与政治正面对抗,必招致失败,所以教会要支持政府。可是,这却为信义宗日后的发展种下了祸根。1932年,一些支持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基督徒成立了称为“纳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Nazis)的党派。后来,德国信义会在纳粹德军的压力下,组织了一个支持纳粹政权的宗教组织德国基督教。纳粹党更要求全国所有教会加入德国基督教,此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信教会制度预做准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信义会的行为遭到不少德国人指责,因而造成今天信义宗在德国的信徒人数不断下滑。而在纳粹德国时期,国内外的新教团体普遍没有反对战争。而个别反对纳粹德国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对纳粹政权而遭处死。
# O% F; o6 j$ `- U" L- z
- [, H. R" p3 c归正宗方面,约翰•加尔文在宗教改革后一直在民主共和的日内瓦居住,自已也主张教会实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长老制。加尔文强调神权,但又不是完全赞成民主,因为他认为这很容易沦为暴民政治,使社会失去目标和秩序。他认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确保社会能朝向神圣目标进发。所以可以说,他不是完全赞成政教分离。加尔文宗所设计的民主和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要实行民主选举、神权共和。在加尔文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5 H! E5 E8 f+ u
- K i+ ]4 V7 h2 V0 _
至于其他的新教宗派与教派,今天普遍也支持政教分离。提倡政教分离的主张可追溯至再洗礼派,而从归正宗分离出去的浸信会,也反对像圣公会般受政府控制的教会,主张政教分离。因着浸信会在新教的影响力极大,不少独立教会也支持政教分离。另就新教内部的信徒来说,由于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历史上留下血腥记录,故普遍有政教分离的内在意愿。
$ k- R0 a: o' i: ?新教较大的宗派2 R2 s4 C2 ~9 y8 g8 h G0 c
由于新教的新兴宗派、小宗派十分繁复,加上教理差异,一些宗派曾被其他宗派视为异端。以下仅列出一些主要的宗派
9 _- s6 G* l" I' X
( R( A, a& q( g' h1 B * 英国国教派-圣公宗
3 D* ?% r; h2 h, F, e0 L5 `" D( q o 圣公会- s/ O8 m* Q2 e/ h3 b+ X
* 路德派-信义宗
; f& f- d R, O W; ~8 o o 信义会
6 Z; _$ T" o5 { o 福音会- i, w% a; D: U0 g
* 加尔文派-归正宗 ]3 k4 q0 R% a
o 长老会/ ~( T8 k1 W" l9 ~
o 归正会
! C1 Z/ L7 U# g o 清教会1 c/ ~5 C1 p" W J# u- f
* 卫斯理宗5 j4 t3 a- n3 k% \/ V( R
o 卫理公会 r( A, k# w! n* q8 X
o 循道公会6 P9 o+ Q& o' R5 _- H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S4 |: [' n: F1 T4 L7 P) |, B9 |
* 浸信会
2 v+ f( Q0 N* u3 t" b9 [& h. S: S) ^; w * 公理会
" P- H3 G" }$ j+ H/ h' s9 J$ n. z * 福音派5 T7 t$ m! O, Q! Q1 Y& [7 J) X; k
o 布道会 b1 G- p4 l5 [
o 宣道会3 E( e# ^9 X8 C. P9 g
* 灵恩派6 G& R) ?7 [. b4 W1 l
o 五旬节会
( I) _ r- W# W0 x9 g8 W$ F o 神召会
+ x9 m" H0 `& N) @ * 基要派
+ B5 D* @! h5 K' u4 U3 P' v6 Y& x1 ^' H * 再洗礼派
$ l% a& i: Z# P5 a5 f* ?+ ~ o 门诺会
8 f( {; K' q+ o1 o * 贵格会
" l/ Q; w# s( Y5 D& o$ p
6 ?* S6 S. l& U- [$ f, L6 I6 S- I6 F$ [+ f6 }4 Q. c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然而佛陀并非毫无选择的全盘接受,而是以批评的态度,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的主张,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说有“我”,佛教则说“无我”;印度教说“梵”为宇宙之体,佛教则说诸法因缘生灭的本体是空;印度教严格区分阶级制度,佛教则提倡一切众生平等;后期印度教的派别中出现以苦行或乐行的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等。' Q) T3 i) |9 i2 `$ O
- V! D1 y0 b* V6 c尽管在学说上彼此各成体系,但两千五百多年来,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丰富了印度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当古印度中的四姓阶级转信佛教,悟道证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壮大自宗,都显而易见佛教的出现为印度教的过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为印度教的未来指出了宽阔的走向。
6 Z8 G/ T e" X% f1 U4 q
. s- i: _5 x; k! `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它是综合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印度教继承婆罗门教的教义,仍信仰梵,并对存在着造业、果报和轮回的观点,赞成和积极发挥。但并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教规等。首先,婆罗门教原是一个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应以梵天、毗湿拏、湿婆三神为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拏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在三个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湿拏或湿婆立为一个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并都是这两个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欲的主张,并把释迦牟尼吸收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团和寺庙。婆罗门教初无寺庙,公元一世纪左右才开始有点零星庙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动在寺庙举行,有些庆典祭祀还有专门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因此,产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最后,在哲学上,是以一个更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为基础。提出这一体系的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他创立了不二论,即一元论学说,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物,梵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为人们指出了如何摆脱虚妄,达到真实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人灵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从总的真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并强调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过它看到它背后除了唯一实在的梵以外无它物。”在商羯罗的眼里,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灵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与最高实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虚幻不实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与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摆脱痛苦的世世轮回,进入神妙而又销魂的纯粹极乐状态。鼓吹解脱之道是在心智上进行多方面的修养,逐步做到能区分永恒的东西和无常的东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于世间物质的执著,热心向往与梵的结合,通过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商羯罗就是以这一客观唯心论的哲学理论,引导人们崇尚印度教。他还亲自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并在印度建立了四个圣地和仿照佛教僧团成立了“十名教团”印度教组织。这在最终击败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 R- K1 j3 o% s. s7 m; S$ C k2 j- r- k* _) N
印度教的简介
$ E; Y2 b6 i- ~4 T; U" G7 k+ B7 l U+ C4 J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 [+ u( q8 \$ _1 ]+ l3 I
9 H- ~# c- S4 _. U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 g4 |' G) F4 N& u6 U% v* }3 q5 R3 x& I8 Z8 Y) p" O
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祭祀,主张透过禅定、苦行或享乐来完成解脱。鉴于当时修苦、修乐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做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 r4 M: x5 ^; Z/ h' [8 D& \' s: ^+ e& p0 L' i* A
阿育王及迦腻色迦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纪时,婆罗门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进一步杂糅了佛教及其他学派的思想,于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而以“新婆罗门教”自居,企图恢复旧有地位,这就是今日所说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许多流派中,又以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为主。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依据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优点,使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琐的理论淡化,印度教遂一跃而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以后,佛教遭受严重迫害,印度教却因为与伊斯兰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
5 H4 e0 U7 I& |% A6 u7 ^* H9 M. z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掀起了广泛的宗教改革,反对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琐宗教仪式、寡妇殉葬等愚昧现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多信奉此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妇殉葬等诸多民间陋习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g6 S8 g) {5 o O* z0 L+ s; Z; p( b% v- v; B
. J5 J' T1 |7 u7 z/ W; ^& @% {4 u耆那教:
$ \: ]1 @4 a" l% x6 x5 s% nJainism " }$ ?# l0 U! s
, F' c( c( _" f1 e; a$ _ 印度传统宗教之一,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 h4 a4 g2 v% }! \& U: s% C/ d M* e7 N/ r1 g
, ]0 E/ U% b3 q# {
【发展历史】
i2 d% r2 K0 F1 I7 l5 a, @
# O- x8 M) |+ [- G- _
$ J: g; N6 a7 V
1 _: i$ W! }: J$ ~5 R |9 F- D5 C" J' e. T4 g; |
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jain)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 + |1 T) ]) c6 h$ S6 @% D8 f
3 I1 l* \5 H' s0 T# B n
实际上,正统耆那教只是把大雄当作一系列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在耆那教的创立过程中,有23个已先于他。大雄于公元前599年延生在古印度距吠舍离(Vesali)45公里的贡得村,其父母属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华。大雄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他父亲死后,当他大约30岁时便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第一年他先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库马罗等地,第二年来到那烂陀,途中艰难跋涉,衣服破烂不堪,从此裸体行乞。在那烂陀他偶然遇见了蒙克利•高夏勒,两人结伴同行。在与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们曾多次被当作密探、盗贼而受到诬陷,后因两人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大雄独自来到了罗啥。他每年除四个月的雨季时需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外,其余时间都是到各地漫游。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苦行修炼,长达12年之久。当他苦修到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宣传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0多年,他于公元前527年死于巴瓦,终年72岁。他的主要活动地区是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邦等地区。
5 G2 Q: g, g7 @
# x! ]! }2 ~: i* N! B耆那教的兴起几乎与佛教处于同一时代。耆那教否定当地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针锋相对地提出吠陀并非真知,祭祀杀生,只会增加罪恶,婆罗门是不学无术的祭司,宣传种姓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神灵崇拜,崇信耆那教经典,以对抗吠陀经,强调苦行和戒杀,以对抗祭祀万能。主张灵魂解脱,业报轮回和非暴力等。并且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灵魂,都是神圣的,人的灵魂在未解脱前为业所束缚并无限轮回。人们只有通过修炼,使灵魂摆脱“业”的桎梏,才能获得最后解脱。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耆那教认为,只有严格实行戒律,经过苦行修炼,才能清除旧业的束缚,就可达到“寂静”,灭其情欲,获得“解脱”。
6 A- N/ @# P% E7 { K* o+ O
, Q" F; ]5 T# ]/ t- w这些思想反映了公元前6~5世纪印度下层人民的要求,对打破婆罗门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吸引了广大群众,但耆那教固守灵魂转世、因果报应和轮回解脱,认为“业”可决定人的过去和未来,将禁欲和苦行视为解脱的最佳途径。
: [ {3 n$ C+ S* U& G# o- p6 B i) o/ Y) G) S: C; b b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 w2 ?! L) B' l' q7 o
! a% R% I- a4 V6 |1 N从公元8~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而得到发展,如在卡纳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别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庙,使非暴力思想广泛传播。到12世纪后,随着当时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杀,不少寺庙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坏。13世纪时耆那教处于衰微状态,但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和卡纳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动。从15世纪中叶至18世纪,耆那教在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改革运动。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发动,其领导人为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称郎迦派运动,此运动以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后来于1652年又出现了以罗瓦吉(lavaji)为领导的斯特纳格瓦西派运动(sthanakavasi),继续从事宗教改革。与此同时,耆那教的裸体派也出现了改革运动,如北印度的裸体派分支毗娑盘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筑富丽堂皇的寺庙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张。其主张遭到以特罗般提派(Terapanthi)的强烈反对,明确地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活动,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 p' c" r$ ^9 {% m2 K2 h! f. U3 z) w E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诸如当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从事农业。在他们看来农夫犁地也会伤害虫类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的较多,由于他们讲究诚实和道德,他们成了印度优秀的商人或著名财团。著名的瓦尔昌德、达尔米亚和贾恩三个财团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5 E" X. O- Z9 W( s: ^- h2 K3 r& \) H9 q7 v" _
耆那教虽然不讲究信神,但却重视崇拜24祖,因此,在印度建立有关24祖的寺庙4万多个。耆那信徒除了在庙宇中崇拜这些祖先外,在家中也进行许多崇拜仪式,诸如念诵耆那,给偶像沐浴和献花,诵唱耆那的赞美诗,教徒进行沉思和守戒等。每年每月都有例行斋期和节日活动,如大雄诞生纪念日、赎罪节等。 * I( r! N M: Y8 G, B3 B2 w
( `9 X2 e5 _8 t: g* _; k, j目前耆那教在印度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教徒有340多万(1991年),有关组织不下几十个,例如耆那教青年大会、全印耆那教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另外有关的文化研究单位和中小学校也很多,如孟买大雄耆那教学院就很有名,在新德里有百余所中小学和几所大学及研究单位。 , x4 {3 q$ X3 v- s5 q5 \
! i U' k' ?* }1 B" E耆那教与印度教很接近,因此,在印度信耆那教的人,也可以被算作印度教的第三种性,他们与印度教徒可以彼此通婚。 ( R4 @# x( ~1 l
% D) [; d( F, {) F
耆那教与佛教几乎同时代产生,但两者发展状况大不相同,佛教的发展大起大落,今天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已寥寥无几,而耆那教却不断稳步发展。到了近代,耆那教不断向外传播,今天在斯里兰卡、波斯、阿富汗、阿拉伯等地均有一定的影响。 n7 o3 B* P, o5 \
- Q) A( _0 F: G) Q4 S6 G8 D
耆那教是沙门思潮之一,他们反对祭祀杀生,反对吠陀权威和偶像崇拜,指责婆罗门不学无术、言行不一;认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脱。他们与佛教一样也要求种姓平等,声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界限是人为划分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据耆那教文献《圣行经》记载,大雄逝世时已有教徒52万多人。到公元前 3世纪耆那教和佛教都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和保护。公元前后,由于新的城市和贸易中心出现,耆那教徒也随之迁移分散;又由于教徒们对教祖的遗训解释不同,而逐渐分裂为白衣派和空衣派(或称天衣派)。白衣派穿象征廉洁的白衣,主张男女平等,宗教仪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后又分裂为穆尔底布札、斯特那迦瓦西和特罗般提三派。空衣派又称裸体派,主要流行于北印度。他们认为耆那教徒不应蓄私财,因此连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为衣。该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的掸子,用以驱赶路上的小虫,以防伤害生灵。他们生活在寺庙或远离世人的住所,靠乞食为生,鄙视妇女,不许妇女参加社会活动;主张宗教活动除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外,也可借用印度教寺庙。后来该派又分裂为毗娑般提、达罗那般提和鸠摩那般提三派。白衣派和天衣派曾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争论,主要分歧在于礼仪教规,而非教义和学说。+ L: ?2 m) V% b- ]- A- g" D& U
, q3 k: C0 m+ |$ h' J自4~13世纪,该教广泛流行于南亚次大陆。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载,中印度的吠舍厘、奔那伐禅,东印度的三摩旦吒,南印度的羯陵伽、达罗毗荼等国都盛传耆那教,不少君王都是耆那教徒和支持者。古吉拉特的君王鸠摩波罗还规定以耆那教为国教。13世纪以后,由于伊斯兰教传入印度,耆那教势力渐衰,但在群众中仍有相当影响。5 L0 G/ Z0 o$ E2 a, i6 u
# f+ u9 y' B x7 i17世纪以后,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帜,出现了由多第毗阿领导的郎迦斯运动;18世纪又有维拉吉领导的斯特那迦瓦西派运动。他们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教义,并对后期奉大雄为偶像进行崇拜等现象进行了批判。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科学传入印度后,以耆因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们,企图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来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概念。目前,在印度约有教徒 300万人;白衣派流行于古吉拉特地区,空衣派流行于米索尔地区。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厂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们建立了几十个组织,如耆那教友谊协会、耆那教青年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并修建了很多庙宇、道院、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校,出版宣传教义的书刊。在国外也有不少组织,如英国有耆那教兄弟会,联邦德国有传播耆那教教义的图书馆。过去,在中国天津也有耆那教的传道组织。近年来印度耆那教组织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宗教会议,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
3 f3 k1 R! i" O% g& }& L【教义与学说】; J7 b* s. u7 q
/ W% @, x- O8 m: G, {2 W
+ Q E- D$ J6 p+ @+ I教义有六谛说,即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包括能动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则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一个器官(皮)的,如植物;二个器官(皮、舌)的,如虫;三个器官(皮、舌、鼻)的,如蚁;四个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个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兽;五个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认为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伤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和非法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论学说的派别之一,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是无限的、永恒的,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原子的复合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两个相结合到无限多个原子相结合,数量和次序都是无限的。原子复合体除具有触、味、香、色的属性外,还有其物理性质:声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状、可分性、不透明、辐射光和热等。认为人们的感觉所以不同,完全由于原子结合的形式不同。这些原子由于重量而运动,不同性质的原子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并且认为,原子的结合是对立的统一,其中一种是消极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种是积极或肯定的原子,结合物的性质完全随结合物双方原子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他们对不定形物质的解释是: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性、变化、运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 R a3 U! \, Q# g: q3 w2 |$ T) ` y% s" U$ Y _! [& F) h# \
耆那教在宗教伦理观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缚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其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是非生命体的物质却常常形成一种障碍,掩盖着灵魂原有的光辉,使灵魂受着束缚。这种障碍称为业。他们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这种物质流入灵魂并附着于灵魂即为漏入。业有八类:智业遮盖灵魂的智慧;见业遮盖正确的直觉;受业遮盖灵魂的幸福,滋生苦乐;痴业遮盖正信,产生情欲;寿业决定生命的长短;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种业决定种姓、国籍;遮业决定性力。这八种业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们系缚在灵魂上,要想解脱就得制御。
; [" w& Y& W! s3 k
5 I9 V/ H: x' }5 v他们认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宝,实行苦行。五戒是不杀生、不欺狂、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三宝为正智(正确习解)、正信(正确信仰)、正行(正确实行)。耆那教徒还实行各种苦行,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脱离轮回之苦,获得解脱。2 C: T/ b- f* I) U# P
- K* H" w1 u3 y3 ?
' z" z3 t* Z6 H$ H9 a; ?9 x' F3 }【经典和礼仪】" f z' Z* Y, @7 |& b7 O" v
8 \! y* V4 r( m6 X+ o) l, u% Z6 P* o1 _$ Q" Y; S9 y& X
. l; ]$ n$ e. c6 J
耆那教拥有大量宗教历史文献。最古和最重要的经典是“十二安伽”(十二支)。它记录了大雄及其他祖师的言行,于公元前 3世纪华氏城第一次结集时整理。后第十二支散佚。 454年在伐拉彼第二次结集时,由提婆达希伽尼重新将余下的十一支编集。对于这套经典,白衣派认为是真传,天衣派则认为是伪造。两派共同承认的经典是乌玛斯伐蒂所著的《入谛义经》(一译《真理证得经》)。阐述耆那教哲学的主要论著有:悉檀舍娜•迪伐伽罗的《入正理论》,师子贤的《六大哲学体系纲要》,金月的《行为论》及《他宗三十二颂之鉴评》,摩利舍那的《或然论束》,求娜罗德罗的《思择之光》等。
7 \# W/ U( P; |) A: _
& S. s( x) x2 Q" T耆那教徒每年每月都有例行的斋期和繁多的节日活动,如大雄诞生节、赎罪节等。汉译《中阿含•持斋经》还记有其尼犍斋的做法。
: g4 h. @. ]# B( z4 e5 S ]6 |
5 N0 t: }: O, A0 @4 M/ g& q; h' Y5 y3 u ^
印度耆那教的“绝食而死”
8 g' [$ r. k. `! ^& Z9 L
# F4 U) o2 Q. m, y; e3 y* w, A3 m; k+ y, D
耆那教是一个比佛教还要古老的宗教,和佛教类似,其基本教义是灵魂转世,另外还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生命。直到今天,虔诚的耆那教徒为避免吸入昆虫而带面罩,因担心伤害土壤中的生命而拒绝耕种。然而,耆那教也有极具争议的一面,那就是认为绝食至死可加快转世投胎…… 3 K! [- v6 `1 ]0 ?4 m4 l% n
5 d( p# a4 f% c; ]+ s7 D- y6 M2 }/ ?' `: y# _
在一座普通的房子里,一名妇女躺在地上活活将自己饿死,她没有吃任何食物。
# }6 N) |9 X# T: K5 I0 k5 F
- C0 o; d1 ?/ k0 w1 g9 |1 ^4 L 这位名叫什拉德哈•什里的老妇是在进行“萨莱克哈那”(sallekhana,耆那教仪式之一),也就是绝食而死。耆那教徒认为“萨莱克哈那”可令他们的灵魂在重生和死亡的无穷轮回中获得解脱。 / P, u" V( T1 h& A4 [1 m% C7 R! q6 d
0 i( K8 f2 q- b" h( N7 C
老妇以前的名字是阿沙•贾因,什拉德哈•什里是为她灵魂升到天堂新取的名字。当她离开人世时,耆那教的教徒们奔走庆贺。他们认为,通过绝食而死的什拉德哈获得了救赎。什拉德哈的儿子特哈米什•贾因对母亲是自杀的说法很反感。他坚持说“萨莱克哈那”不是自杀,“自杀是可恶的罪过。”
; F$ i4 r" R* v, w# v7 w/ M! K8 d: Q8 l+ b2 {; M: S
耆那教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但并不是每个耆那教徒都有权实施“萨莱克哈那”仪式的。他们必须得到高级僧人的准许,只有那些患有不治之症或年事已高身体遭受折磨的信徒才被允许进行这种绝食仪式。如果耆那教徒在世上还有任何牵挂,比如有孩子需要照顾,他们不能这样做。
x, v$ B2 E8 P6 K* j6 `' i# I& G3 g
什拉德哈被认为在这个世上已没有太多“责任”,于是有权开始绝食。特哈米什说,通过绝食,母亲的不治之症可以通过精神疗法得到根除。他说:“母亲此前一直忍受巨大痛苦。看看现在,她还有任何痛苦吗?”什拉德哈一动不动躺在地上,身体由于过于虚弱已动弹不得。什拉德哈的所有孩子与其他亲属一同,为她守夜祈祷。几名妇女坐在什拉德哈身边,轻轻抚摸着她柔弱,消瘦的身躯。
0 v3 x+ w+ Z* d" E9 I. j; L7 y$ f- @, p8 l2 d7 S: O( `2 C
虽然信奉禁欲主义,但耆那教徒在印度社会声望相当高。他们工作努力,脚踏实地,是印度最富有的阶层之一。特哈米什承认,他们一家对其母亲的决定意见不一。他说:“刚开始,我实在难以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属于上层中产阶级家庭,完全有能力支付母亲治病的费用,但她仍决定通过这种方式离开这世界。” . ?! }) J9 |4 s0 b" X1 h
2 f8 w5 i* q- ]2 K1 y
在什拉德哈死前一周,附近另一位耆那教妇女教徒拉坦•巴伊也绝食而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两个耆那教徒都采取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实属罕见。“萨莱克哈那”似乎开始在是这个地区有所复苏。 + w0 q C4 a# _: R. l0 d" |
1 y0 X2 C8 E' w; Q; t0 d
“萨莱克哈那”在印度一直存在争议,印度世俗论者称这种做法与自杀无异,有关部门应予以干预。由于女教徒在整个“萨莱克哈那”期间始终盖着块白布,旁边的人无法看清她们极度饥饿的状态。4年前,72岁的老人乌塔姆查德•贾因通过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现实世界里最后几天的照片令人心情沉重。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乌塔姆查德的躯干全部皱缩,皮肤紧紧贴在上面,你能清楚地看到他胸腔的形状。和什拉德哈一样,乌塔姆查德也得了绝症,时日无多,于是选择了“萨莱克哈那”。
& A3 i0 h: {' r* y |7 f# q1 \' O2 K- v$ Q
在耆那教徒中心楼上的一个房间,一名一丝不挂的僧人介绍说“不是谁想‘萨莱克哈那’就可以这样做的。我们只允许那些真心希望这样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责任而且拥有医生诊断证明的人这样做,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诊断结果包括以下两种:一是确实患了绝症;二是人老得身体功能失常。”
, a% V5 B- t% }# T: ? Y
* _. S z+ F5 H( S$ x" j; \2 ^3 [ 尽管如此,这种古老的宗教仪式即使在印度仍有很大争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