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有像我一样对类似问题感兴趣的,欢迎交流qq404312321,另求类似节目的推荐,国外国内都好
+ T1 Y7 g) j8 V' b! ]. r+ m/ ~
& m5 h5 o7 P5 j r' X# a 每次看《赢在中国》,我的内心中除了有热血、激情等正面感情在涌动,还有一些羡慕嫉妒恨以及各种落寞哀伤等负面感情波流暗涌。
& f& g: `5 h5 ~3 G- R 《赢在中国》是最能激起我心中各种正面、负面情绪的电视节目。我知道里面作秀的成分非常大。然而除去四分作秀成分,剩下的六分便成为铮铮傲骨,时刻在告诫我这种大起大落,一纸文书便可替代当年千军万马,引起社会各界财富流向的商业活动实在是太刺激了。
& K8 V% i! X9 k0 _2 j e% ]$ ~6 V! t; Z' Z2 N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真的非常想,特别想在这种商业风云人物的身前做一个跑堂的小厮。近距离的接受熏陶。' M! p7 L x7 k3 R
) A' W3 c# @9 [# c6 Q8 X+ u$ w0 \* h 比起昔日的金戈铁马,兵法显神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每位大佬心中不可复制的“商业道德经”才是这个世界法则中可以堪当救命稻草的的“九阴真经”啊。
. o2 X( s/ s5 s, T( \9 ]9 c+ ~2 ]1 a# }7 L1 f
这两年,在我心中,“把一件东西卖出去”,已经成为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这件美妙的事情,不仅仅是美妙,他还支撑了这个世界。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就仅仅是建立在这一买,一卖上。' n, D) Z' d* s3 ^
) o2 P4 P0 m$ X. t8 y9 L
男怕入错行,可惜我之前做了一个文职类工作,当然也不是最适合我的文案类。4 }9 ^0 Z! u; |% @
. D: g( }/ X& q" k) C
哲学上经常讲世界平衡。还真是平衡,当年我本来可以在某大型国企中任渠道经理,可惜客观上当时太年轻,主观上贪生怕死觉得渠道经理就是销售,不靠谱。
( h9 @# \# A/ Y5 J1 ]: P; ~/ u2 U1 D" w' x7 g- E/ G
结果事过四年,我最大的兴趣还是每天在网上看来看去,看企业战略,商业模式,利润来源,还有各种分析营销、销售、推销、促销、直销、传销、行销、捆绑(不是sm的捆绑,谢谢)的技术贴,以及各种方式所适用的企业规模等等等等。8 R7 l6 _9 S/ o
7 l' B" _0 A7 a4 m2 p. s
回首往事,瞬间发现自己变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如果不能参与实际的工作,迟早有一天,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情会充当我生命中的“白起”,瞬间坑杀我苦心经营的“四十万赵兵”。* h. U. d4 S- Y7 R: F' N6 w# P
' a3 j- P8 _4 t4 H 还真是,天道循环,吃苦是福。: a" S6 d6 {! ~
2 j7 m. k* G, x% A# {8 s: m; p
只可惜,运营,营销手段,这些东西,不会有人在台面上跟你谈的。反过来讲,人家凭什么会把自己公司的商业计划变成一纸文书,放到网上让别人去学习参考?所以《赢在中国》此时横空出世。四五个人在策划,决策,一张桌,几只笔,一张白板,便可以将一个计划落实。而且细节非常齐全。
5 h: B j* W7 L3 N5 D: j0 D) U5 }8 U' o4 O
什么样的促销手段,包括场地选择,租赁费用,品牌文化,,场地人流,针对人群,甚至连交易的秒数都算的清清楚楚,从而有预算的进货加货,看起来真是非常过瘾。( `: v3 P [) G5 Z* |: C
& T: u' F5 ^% [# d
此生要是有机会参与一次这样的实际活动,我觉得人生就无遗憾了。
2 u) U* E4 t2 b0 ^
4 s" `# [* U* d0 B$ ?. r 最爽的还是在最后的关头,无论自己做的怎样,大家都会在反思的前提下,充分维护自己队伍所形成的共识、达成的价值。
4 z9 B7 A, x. o/ J# X, P9 }: R* {5 d
这几场依文公司总裁夏华据理力争的的样子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人就应该这样,对于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必须执着,必须追求,必须采取任何正当的手段去争取,必须不顾一切,必须不认输,必须不能心软,必须意志坚定!
5 [0 E. C; I* C3 o7 F! t! M2 I
8 a5 Y# e1 t5 z8 {2 g) } 这些久经沙场的企业高管,在面对第一线推销的情况时,没有一丝的羞涩与退让,都是争先恐后的推荐自己的产品,让我非常敬佩。
7 q- M% ?1 ~; x) c# Z( C& Y4 f) |/ [% Q E. X
于是我经常在心中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要有一个理由,如果这个理由是为了自己拿提成的话,很多人就不会坚持那么长的时间。因为累了,钱也赚的差不多够了,就懈怠了。有的人还会清高,心想算了,反正这个月我也是高收入人群了,还跟对家柜台的小丫头片子争什么呢?
U9 | s3 w6 f7 r& \4 k) }& @' t$ X: W! v1 o4 ]
所以如果这个理由的核心是自己的话,所刺激出的行为一定不会持久。必须更高一层,行为的受惠人必须是复数,越多越好。比如责任,自家的员工,等等等等。
' s! A) ?( M {; j* _' j: K$ v7 {3 ^: O
回想起我刚入工作时参与的公司宣传,情不自禁的笑到要死。. D* _. n+ q& @ }- N/ m
# f2 y" _. K& q
没有激情澎湃的演讲,没有分析宣传场地的人流,没有像模像样的传单,没有任何经费,没有每个人额定数目的任务,什么都没有。
% f% W5 V# g1 c7 b
& x( _! ~7 q; \8 z: f+ A 领导派人弄来两捆传单,叫上一些新来的员工,指着对面的商业写字楼,说,去发传单宣传我们的产品。然后大家都闷闷不乐的跑来跑去。. U. W3 f1 r. Z/ A4 c& h% \+ z
% ^. \! N7 W1 @- G! K: Y
我记得那个时候自己因为宣传的比较投入,硬是在两个保安人员的陪同下,被安全的护送出了写字楼。路上还跟保安宣传我们的产品。
1 u4 s$ C. l8 x# ^4 x9 L" [+ r/ a$ t# ^5 O& M A
0 Z/ A3 T, q8 b% H
, V" W9 S, \6 o/ Q 我至今记得那个保安那时的嘴脸,似乎是他终于看到了在世人眼中比保安还要底层的职业。。。。。。& Y3 |* Y( L* v7 ~) b
) [7 w% u1 r( A$ b 哪怕至今我都仍旧非常认可boy银行的服务。服务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简直就是他妈的私人会所啊,我们的利息永远都是央行标准下最高的,为什么就没人来存款?客户冬天进银行,我们给奉上60度纯净水,夏天20度,春秋要他妈的36度7啊!这么人性化的服务,竟然还没有人认可,那这是营销的问题,还是终端的问题?就算是网点自主推广,那么网点的支行行长可有用心?
# G" F1 B) m4 h: v8 Y+ z! h4 ?& W, w
而后来我也觉察出,其实boy的领导也不想参与这种活动。只不过是因为领导的领导的要求。所以这种宣传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真正的宣传、做市场推广,而仅仅是一出表演。表演给高层的人看,做苦情,做苦劳。9 m& u4 o- ] L& g, \
{5 g M f9 \8 r0 t
往事如梦。; u; i1 y: F H w9 G
1 Y' y- i! d, E2 h6 } 追求该追求的,放弃该放弃的,不要沾惹没结果的事物,要以目标导向为尊,逐渐的慢慢的舍去一部分不太必要的感性,多多思考各种事物背后的原因,多多考虑人为观念对于事物常态发展的扭曲程度……: h5 z- h$ h) i$ C$ p# S: e
1 [* Q* |4 |5 t" u( Q
跑题太多,最后回归一下,也不知道还要再说些什么,那就强烈推荐一下《赢在中国之蓝天碧水间》好了。/ \% E8 Z/ p$ S-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