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30 15: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风水罗盘的运用' R& z$ J/ F! w) E% E* O
风水第一大系统是“形法”,它注重住宅周围的山水形势和宅第的外形,论得失吉凶,不须要用“阴阳五行”的法则,人们比较容易明白。第二系统是“理法”,它强调方向方位的鉴定,而且必须相合房主人的八字,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以及“易经八卦之爻变”而得知吉凶。) F) ^" ~8 q5 j1 D2 ?
风水师取罗盘之包罗万象、经纬天地之义,又尊称罗盘曰罗经。认为罗盘具有“呼风唤雨”的神力。既能相形气,乘气、立向、消砂、纳水,又能测地气,以辨其地之贵贱大小。还能推时辰,何时凶何时吉。于是有人赞叹曰:“凡天星、卦象、五行、六甲也,所称渊微浩大之理菲不毕具其中也。”罗盘是将气、理、形、数系统结合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时空合一的风水器具。中国汉代发明的罗盘,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内容也越为越丰富。到了唐代,罗盘已相当复杂,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成为风水师的必用之物。$ L) t$ O9 P# B- ~, ^
* o* r" T8 j, a7 F* Z. @& a 一、罗盘对人类的贡献, t0 K5 w' T4 |4 b% u3 `( r5 ?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与中国古代精确的“辨方正位”的活动有关。中国古代不仅最早发明了磁化的钢铁,使之指示南北方向,也发明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和磁倾角(地磁体与地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这些都是世界的首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 l/ G" d" t) L b 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有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利用地磁测定方向了。东汉初年王充在《论衡?是应篇》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即以磁石仿北斗星磨制成匙状的磁状;柢是匙柄;地是占卜盘的萌芽或早期形式。
2 G) l/ i7 P6 W+ j/ C) `# N 指南针与方位盘配合装置,就产生了最初的罗盘,。关于罗盘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曾三异所撰《因话录》,书中谈到“地螺”,即罗盘。罗盘方位盘的分度法源于汉代的地盘、八干、四维、十二支,以二十四向为基本方位。所不同的是,汉地盘为方形,而罗盘的盘体则发展为圆形。罗盘的发明,是风水师在传统的辨方正位方法上的一次变革。/ B! N5 I1 Y, K$ D/ Z
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堪舆家杨惟德在《茔原总录》,已谈到用磁针定向的事,他写道:“客主的取舍,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两午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取方直之正也。”40多年以后,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梦溪笔淡》中详细地介绍了指南针的制造方法和磁偏角。他说:“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在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按此记述,我们可得到三条线索:一是指南针是借天然磁石和钢针的摩擦来传磁的,二是发现了磁偏角,三是以上两项成绩均为“方家”所为。据现代许多学者考证,认为“方家”就是古代的风水师。古代的风水师出于职业活动的需要,从“辨方正位”的长期探索中,直接引出了指南针的发明应用,引出磁偏角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 ^/ M: L5 L) k& i 人类出于对居住本能的需求,住屋营造自古就有了用日光测坐向的方法,使住屋在采光取暖方面符合向阳背阴的原则,在适应气象方面多采取避风方向,在选择地利方面,又多是靠山面水,山上也取向阳山坡。如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坐落在渭河的一条支流铲河阶地上,依山傍水,建筑物门多向南。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辨方向的方法有了改进。《诗?大雅?公刘》是一篇歌颂周文王第十二世祖先公刘功绩的作品,诗中有“既景乃冈,相其阴阳”的诗句,意思是公刘在一个山冈上立物测影,以定方向,这就是说,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末周代已能立表立向。
; O9 ?) G6 t/ {) d3 I 立竿见影的定向方法,具体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中。《周礼•地官?在司徒》中有大司徒用土圭“测土深,正日景(影)”之说。《周礼?考工记?匠人篇》中有“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橥以悬,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这段话的意思是,用绳悬重物,使木杆垂直于水平地面,然后以杆为圆心作圆,日入与日出时杆投于地面的日影与圆周相交成两点,这两点连线就为正东西方向,然后参考正午时杆的投影,或者夜晚北极星的方向用以校正。这方法,在《周髀算经》中也有记载。所以,自古至今,辨方向之法不断改进,从立竿见影到商周之时的土圭辨方,而后日渐精密,出现圭表、日晷等仪器。这一系列的测向方法,简便准确,古代一直沿用。
, M; ~* N( P7 y+ g 与日辨向方法几乎平行发展的是地磁辨向方法,指南针的发明,在中国传说中是很早的。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代,《吕氏春秋》上有“磁石如铁”的话,可见当时中国人已知道磁能吸铁。《韩非子》中记“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说明当时已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成,样子像一只勺,底圆,可以在平滑的盘体自由旋转,等它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了。
4 B+ F d# M0 a- X 由于司南是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磁性弱,和地盘接触时摩擦力大,效果不好,所以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到了宋代,人们利用磁石对钢针进行人工磁化,发明了指南针,这是对利用天然磁石制造的一“革命”。人们从圭表或日晷的地理子午观测比较指南针的南北极向,那么磁偏角的发现,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 T9 |& s& H/ F4 p( ^ 作为堪舆目的而发明的指南针,很快就被用于海上导航。公元12世纪初,指南针成为我国古代航海家征服海洋,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约在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这一伟大的发明开始西传,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从而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 ^9 {- |3 [. e8 ^1 r% g+ O 二、风水方位与罗盘
Y7 r- p! |5 H% l* k 风水理论认为,选择住宅方位的主要目标是吉气的探求和阴阳平衡,而方位的鉴定必须综合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和出生地,以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以及“卦”、“爻”之变而论得失吉凶,这其中的很多内容反映在罗盘上,另外也有一部分是罗盘所不能容纳的。5 g/ N8 I9 d5 p
的确,罗盘是集阴阳二气、八卦五行之理、河图洛书之数、天星卦象之形的大成,然而说法繁多,单就“五行”而言就有老五行(又名正五行)、双山五行、小玄空五行、洪范五行、宿充五行之说;其实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的不同关系排列。而八卦又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之说。
4 N- W# {1 b# o" w 观察山水的方位同考察其形态同样重要。人们可能会怀疑是否真有那种从地形、方位各方面按风水法测看富贵吉祥的风水宝地之事。汉城一位金姓风水师曾给我说,形态优美的山水通常都位于吉方,因为物以类聚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如果起始山形欲产生吉地,它们就会位于吉方,形态不美的山通常位于不吉利方位。
. E% x2 e: x6 R {# ^; E 山水方位的重要性被概括成一句众所周知的风水格言,即“吉山自吉位,吉水向凶方”。“吉位”和“凶方”只有用罗盘才能检测出来。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风水罗盘的性质和用途。
8 K* r5 ?# k# Y. E: O9 L2 R 风水罗盘有很多种类型,较简单的只有几圈,而结构复杂的会有好多圈。圈层数目不等可能表示每圈都有不同用途,并且只有某几圈观测某一地点很重要。这种差异还表明民间风水师要想确定阴、阳宅地并不总是需要精密定向。' \' k% G% {% X) V
罗盘的类型亦是数不胜数,有的只有两三圈,有的则多至四十几圈。但一般来说,罗盘可分为两大式,即沿海式与内地式。沿海式以福建漳州、广东兴宁为代表;内地式以江苏之苏州、安徽之休宁为代表。4 s0 R5 ?0 H4 g
三、二十五层罗盘的使用方法, ]9 B7 C+ R7 d& K4 S
第1层:天池
$ I+ C, C1 R1 @ 古代传统的罗盘有水罗盘和旱罗盘之分。水罗盘是一支磁针置入一条鱼形木片的腹中,木片浮在一盘水上,便自然转动指向南方,这盘水就是所谓的“天池”。风水理论认为,指南针定子午、天池中藏金水、动而阳,静而阴,宽大样,“两仪判,四象分,八卦定”,就能搜罗天地之蕴,上揆星辰之躔度,下察山水之时流。(胡国桢《罗经解定》)
+ g2 j. Z: w/ k [7 C q 第2层:先天八卦
: a) h- R. v7 y8 g8 s/ m% {% Z3 ^ 此层只有八个卦。根据卦列次序不同。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传说“先天”是伏羲所创,“后天”为周文王所作。八卦用来表示八方的位置,每一方位相隔四十五度,先天八卦的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 A8 P% O) f* R, S% ]( w; [6 ]' R 第3层:后天八卦( E" q: L) ?0 `9 \& `( z8 K2 `
后天八卦的方位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 c; H' J: B# ~' }7 U8 g
第四层:地支十二位
' t( S+ h5 {+ ^+ S+ Z0 A9 V4 O8 n 此层用地支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十二方位,每一方位隔三十度午指南,子指北。卯指东,酉指西。2 u4 U2 a( E1 U; q* T# y. F
第五层:坐家九星7 p4 E* T& A5 f2 A" C y
坐家是方向、方位的意思。九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前七星指北斗七星,后两星指旁边两颗移动时看不到的星,但当它们为肉眼所看到时,就很容易辨认出它们。风水理论认为,气清上升而成星,气浊下沉而成山川,所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下映二十四山。星有美恶,故地有吉凶。九星天上移动,和它们统属的地方互为感应。所谓“二十四山”,即四维,八干,十二支等二十四方位,九星配合五行,二十四位的秩序是:艮两贪狼木,巽辛巨门土,乾甲禄存土,离壬寅戌文曲水,震庚亥未廉贞火,兑丁巳丑武曲金,坎癸申辰破军金,坤乙辅弼土木。$ n; U7 n; `7 c* M" L. j0 f; e
第6层:二十星名, u7 {( |+ d, w8 ?" a" ~' i
这层是二十四星二十四位相配,阐释“天星下应”的观念,二十四星和方位的组合是:天皇亥,天辅壬,天垒子,阴光癸,天厨丑,天市艮,天榈寅,阴玑甲,天命卯,天官乙,天罡辰,太乙巽,天屏巳,太微丙,阳权午,南极丁,天常未,天镜坤,天关申,天汉庚,少微酉,天乙辛,天魁戌,天厩乾。天皇星在亥,上映紫微垣,艮映天市垣,丙应太微垣,酉应少微垣,这四垣是天星中尊贵的,合称“天星四贵”。艮,丙,酉,合“三吉”。太乙映巽,天乙映辛,南极映丁,巽,辛,丁合艮、丙、酉称为“六秀”。天屏映巳,为紫微垣的对宫,称为帝座明堂。巳、亥合六秀,又称“八贵”。在“三吉”、“四贵”、“六秀”、“八贵”之内,阳宅大旺,人丁富贵绵远,发福悠久。
; B7 _7 f, m8 ~: [( T% G8 P, [# C 第7层:地盘正针
1 O4 N5 ]2 ~! V. Z 罗盘中有三针三盘,即地盘正针,天盘缝针,人盘中针。三盘同分为二十四格,每格各占十五度,称为“二十四山”。二十四方位是用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八干(甲,乙,丙,丁,庚,申,壬,癸),四维(乾卦,艮卦,巽卦,坤卦,)的名称合成。磁针所指,当子午的正中,称为正针;当壬子,丙午之缝,称为缝针;当子癸,午丁的中间,称为中针。7 O p l: ~4 q {2 k! K
第8层:四时节气% Q% ]# O: o }, G5 W
此层显示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风水理论认为,二十四山之下分布二十四节气,立春即艮,大寒始丑,每气分上、中、下三侯,共七十二侯,以详明阴阳消长之理,顺逆进退之数,推明五运六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