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楼主: 小闹钟

略 论 明 心 见 性--------元音老人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2: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有人说, 这是禅宗的说法, 不合净宗的轨则。兹为增进读者信心起见, 节录一段印光大师《念佛三昧》如下, 以证余言不谬:
) o. [6 b4 b" Q$ u% ?1 W    “若论证三昧之法, 必须当念佛时, 即念反观, 专注一境, 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 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而念, 返观而观; 即念即观, 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 全观即念; 观外无念, 念外无观。观念虽同水乳, 尚未鞠到根源! 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 切切提撕, 越究越切, 愈提愈亲, 及至力极功纯, 豁然和念脱落, 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 迥脱根尘。体露真常, 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 本自圆成, 但离妄念, 即如如佛。’此之谓也。功夫至此, 念佛得法, 感应道交, 正好着力。其相如云散长空, 青天彻露。亲见本来, 本无所见, 无见之见, 是名真见。到此则溪声山色, 咸是第一义谛; 鸦鸣鹊嘈, 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相而不住一法; 光皎皎照了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 如旭日东升, 圆明朗彻, 语其体, 犹皓月西落, 清净寂然。即照即寂, 即寂即照, 双存双泯, 绝待圆融, 譬若雪覆千山, 海吞万象, 唯是一色, 了无异味。论其益, 现在未离娑婆, 常预海会, 临终则一登上品, 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 方知家里事, 语于门外汉, 遭谤定无疑! ”
  C# t: |" W  k    诸位, 请看这一段说话, 岂不尽与禅宗同出一辙? 念佛时, 非但要观念一致, 还要在阿弥陀佛这一佛念上重重体究, 切切提撕, 岂不即是禅宗参话头的功夫? 及至越究越切, 愈提愈亲, 力极功纯, 豁然脱落, 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界与下面一大段所描绘的悟后境相, 岂不即是禅宗参究豁开本来面目、明心见性的境界? 我们现在对一般人不说参究提撕, 只说心念耳闻, 观念一致, 极力追究, 功夫纯熟, 自能豁然脱落, 证入三昧, 与禅宗明心见性, 完全无二。但不能像现在一般人, 仅以做早晚功课为完事。
, n5 \/ N, g; e4 H- L9 _8 r    说到此, 真难立言! 连德高望重的印光大师末后还要慨叹地说一句: “语于门外汉, 遭谤定无疑! ”何况他人! 法华会上佛说法, 尚有五千人退席, 遑论末法时代, 要人人信入, 不生疑谤, 又怎么能做到哩?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密  宗, q$ z1 X3 T  @# Z" X
% q8 ^) v) F/ G- J  t: X$ p' @
    密宗是诸佛于末法时代度生的最方便、最完备、最当机的法门, 也是一切宗派不能偏离的法门。它从体到用、从小至大、由浅到深、由末到本, 样样具备无不完善。可惜近代学佛者, 不务正修, 证体成道, 仅学些皮毛、启用之法,弄玄虚、逞神通, 搞得妖气十足, 为达人正直君子所不齿。如弘一大师亦曾因不明密宗真相, 为外形所惑, 而毁谤密宗。后深研密宗教观, 始知密宗深广难思, 法门完善无不具备, 而深自忏悔, 告诫后学, 勿因误解密乘仪轨而疑谤, 应先深入研讨密宗教典, 精通教义后, 再行探讨仪轨之修持。
( ]6 [# i' N+ A; X* X    正因为密宗学人不务正修之故, 习禅修净者皆远避密宗, 恐怕沾上妖气, 其实这是多余的, 不必要的。因为密乘是诸佛心印, 三世诸佛也不能离开它成佛, 何况禅净等宗的后学者! 你要离开它, 逃避它, 犹如日中逃影, 徒益自劳! 比如净土宗, 虽然不主张明心见性, 但为消除业障, 确保生西起见, 须持《楞严咒》、《大悲咒》、《往生咒》以及十小咒等, 请问这许多咒是不是密法? 参禅者参至种子翻腾, 进不能进, 退不可退, 闷恼欲绝, 无可奈何时, 不假密咒佛菩萨加持之力, 即不能过此难关而打破疑团, 亲证本来。憨山大师云: “历代禅宗大德, 均密持神咒, 潜假佛力, 但秘而不宣。我今为诸仁公开指呈: 参禅参至无始无明种子翻腾烦闷欲绝时, 须迅速加持《楞严咒心》, 仗佛慈力, 方可渡过难关。”如斯自诩自力修证, 高榜门风高峻, 教外别传, 直指见性之禅, 也不离开密乘, 何况其他法门哩! . K1 y/ b  F6 E; m& w
    据日本《密教纲要》云: 天皇曾诏各宗派大德至皇宫开法会, 讨论何宗最优, 证道最快, 以资选择而从之修习。各宗祖师各自呈本宗优点并自诩为最优、最快、最完善后, 密宗弘法大师白帝曰: 诸宗皆好, 各有优点, 但均离不开密, 离密即无诸宗。以密乃诸佛心印, 离佛心何有诸宗, 故密实集诸宗之长, 为最完善、最方便、最迅捷之法门, 为三世诸佛成道必由之径。天皇深肯之, 故日本密宗独盛也。
) e# e( o7 i1 `) \* e3 n( Q    密宗以《大日经》与《金刚顶经》为依。立十种心, 统摄诸教, 建立曼荼罗, 身、口、意三密相应, 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 惟佛能知, 非因位菩萨所能测度, 深密秘奥, 又为对未灌顶人不许显示之教法, 故云密宗。其教派法门繁多, 非今论所及, 故不详赘, 兹仅就与明心见性有关的, 择其重要者, 约略言之。
$ }: I' `% x9 k- c5 {; E    讲到密宗, 似乎就是神变, 以是唐武宗皇帝深恐密宗行人搞神通把他的江山搞掉, 把帝位搞垮了, 下令取缔密宗。至明朱元璋皇帝更忌密宗, 严加禁止, 密宗因之绝迹于中国。后来反向日本及西藏地区就学, 称为东密、藏密, 宁不可叹! 降至今日, 学佛者更是不重道, 只重神通, 误以为明心见性即发大神通, 如未发神通即非明心见性。此种邪见, 非唯自误, 兼亦误他。殊不知明心见性所悟之理, 虽与诸佛无异, 但历劫多生, 习染深厚,卒难顿消。此时只为因地佛, 如初生之婴儿, 虽亦是人, 但不能起用, 有待依悟而修, 勤除习气, 长养圣胎, 神通方始薰发。《楞严经》云: “理属顿悟, 乘悟并销; 事则渐除, 因次第尽。”《大日经》云: “菩萨住此, 勤除五盖, 不久即五通齐发。”可惜众多佛子不明此理, 但务神通, 投众所好, 以逞己能。以致学密者群起效尤, 但为枝末起用神变之法, 置根本证体、了生死之大法于不顾, 良可慨也! 6 `6 W/ G8 u; \, ^3 h( ~
    密法中各派有其各自最高殊胜之法, 力用均不可思议, 依法修持, 均得真实受用, 证成圣果。但其中最圆满、最完善、最殊胜者, 莫如红教之大圆满法。其法为九乘次第之最高法门, 无有凌其上者。此法之前趋——恒河大手印法, 即等于禅宗之直示心法, 且较禅宗完整。大圆满之前半“彻却”修法, 三空相印, 即禅宗之见性; 其后半之“妥噶”, 身化虹光, 即禅宗之向上。但禅宗唯靠自力修证, 无甚方便接引, 收效甚慢; 而密宗除自力外, 复得佛加持之力, 且有种种异方便接引。其接引之殊胜, 有如现代激光之理, 非常科学化, 故收效速, 得力快。* U! T4 h8 U1 A9 C+ i1 o5 L1 `
    密宗大法, 虽已有少许纳入禅净法中, 行人如能于禅净外加修密法以补禅净之不足, 则进步更快, 收效更宏。憨山大师云: “念佛不得力者, 可以持明(即持咒 ), 仗佛心印之力, 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尤其禅宗行人, 参一句刻板话头, 无明师锤炼拶逼, 而了无消息, 白费精力, 莫如改修密法, 仗佛慈力, 易于开悟成就。但如修法者厌仪轨之烦复, 观想之繁琐, 加行之缓慢, 又莫如修心中心密法。以大圆满虽完满无缺, 但修法之前, 先须修加行, 修彻却时, 又须作种种有相之观想, 繁琐复杂, 不若心中心密法简捷易行。以心密乃无相密, 直接痛快, 不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 既不须修加行, 又勿须作观想, 直证无相心源, 实系密宗中至简至易、最速最妙之法。但如性近观想, 喜从有相——本尊、种子、三脉五轮等入手者, 则以修大圆满为宜。
: i9 p% V- d5 Z, @' O! z( `3 i    心中心法系藏密红教之法, 东密也有传承。昔诺那上师曾在上海授与袁希廉。惜以该法系密部中上乘无相密法, 在西藏须修二三十年有相密后, 方可传习, 故未广传。大法几将湮没无闻。今该法得以广布, 端赖大愚阿  黎于庐山修般舟三昧, 备受艰辛, 深入禅定, 感普贤菩萨现身灌顶传授, 并告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密部内有《佛心经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乃该法之法本, 可详为参阅。愚公得法, 修习有成, 深感佛法衰微, 佛恩难报, 不辞辛劳, 下山广传。随后王公骧陆接法传授, 受法弟子, 几遍全国, 法始大兴于世。该法简便快捷, 学者咸称禅密, 语似不当, 义实相侔。其亦时节因缘到来, 法当出兴宇内, 以利广大有情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22: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心密法, 以六印合一咒, 三密加持, 设不设坛场均可。修时, 手结印, 口持咒, 不作观想, 但返闻心持密咒无音之声, 有如念佛观。持咒时作金刚持, 但唇动口不出声, 绵绵不断, 以得佛力加持故, 入定至为迅速。这样修持既不伤气, 又不伤血, 且系养身妙法。以出声即伤气, 默念即伤血, 今作金刚持, 心念耳闻, 意不外驰, 一线连绵不绝, 心澄志凝, 气血调和, 安然入定, 精神朗健, 躯体安康, 明心见性之基础即建于斯矣! ; H# J, s6 g' U8 N7 l- N
    此法每日修一座或二座均可, 另有打七与九座之法。每座修二小时, 手结印不散, 口持咒不停, 不可半途散印下座, 否则不算, 须从头修起。如根性相当, 能连续修持, 绝不中断, 修满千座, 决定可以明心见性。见性后, 从体起用, 磨练习气, 即与禅宗合辙。如再藉大圆满妥噶修习之法勤苦修习, 身化虹光, 证成佛果, 亦非难事! + i: ?( ?6 S3 S( _4 T2 R
    以上心中心、大圆满等法, 以系密法, 未经灌顶不可公开传示, 故不详言修法。有志者请觅师灌顶传授, 依之修习, 自有是处。. z- Q! A: D$ i  {3 [  \& l
    一切众生, 本来是佛, 本不用修法以证佛果, 只以积垢深重, 虽遇明眼人直示心性, 又不肯自信承当, 故不得不假法修行, 以作黄叶止啼之举。而诸修法中又以善巧方便不同, 修习即有快慢迟速之殊。参禅动辄数十年始能得个消息, 甚或迷闷终身而不悟。修其他宗派者, 又多不敢言明心见性, 此以净土宗尤甚。上述之心中心密法, 可谓方便快捷多矣, 亦复要修千座, 约须三年之久, 方能亲见本来面目(此就最慢者言, 根利速成者并不须坐满千座)。克实言之, 这都是无辜而披枷带锁, 无事而走冤枉路。等到打开桶底, 见到本来, 方知本来现成, 多此一举。0 s7 I) v- k2 o+ A0 ]: O! ^; G9 \8 W
    一念回光见性者, 修心中心法一千座见性者与参禅数十年见性者, 其时间之快、慢、迟、速, 曾不可以道里计。但多走冤枉路者亦不无补偿、值得之处。以冤枉路多走后, 脚劲毕竟锻炼出来了。彼未走过冤枉路者, 脚劲虚弱, 一经上路——即对境遇缘时, 即觉力有未逮! 何以故? 因上述三种人所悟之理虽无二样, 但在力用上大有差别。一则以悟来甚易, 未经习定磨练, 心恒随境动摇, 不能自主, 故力量不足; 一则久经打坐, 习定功深, 参究锤炼提撕观照, 一旦开悟, 故能洒脱自如, 不为尘境所左右。古德所谓: “功不唐捐, 法不浪施! ”雪窦云: “数十年来曾辛苦, 为君几下苍龙窟, 屈! 屈! 堪述, 明眼衲僧莫轻忽! ”即颂此也。
2 s- ?' a& l+ A! T# H3 u& |    修心中心法约用三年的时间, 仗佛力加持, 可以开悟, 虽较一念回光者多花了些时间, 但比三十年勤苦参禅者省去了十倍的辛劳, 而且可以得到同样的力用和效果。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子孙, 除了深自庆幸何来如此福德遇此大法, 和深切感谢佛菩萨的慈悲恩德外, 还有什么话可说哩!
; I/ ^/ k; Z* ~4 M    复次, 心中心法除了可以明心见性, 即生成就外, 还可以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念佛不得力圣境不能现前者, 可假此法修习, 以证三昧,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有十足把握。此法虽名密法, 实际是熔禅净于一炉的圆妙大法! 有志者应探求修之!
; \8 Q2 d" y' k0 m  ^* F    最后, 奉劝修密的同仁, 慎勿以密法作犯罪的勾当, 而遭惨重的罪谴。密法固有种种奥秘的神通妙用, 但须知任何妙法修得之通, 俱非真通, 与漏尽慧光显发所证之通, 不可同日而语。此种依法修得之通, 只是依通, 与外道之法术相似, 只能取悦炫耀于无知宵小之流, 不登大雅之堂。纵能冒充神圣于一时, 谋取些少名闻利养, 及至眼光落地, 非但神通消失无依, 亦将随业受惨厉恶报。2 R7 i! A- P; I( }7 Q1 c9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22: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丙)  悟后真修6 O* i8 o6 _& C6 w. ?
3 g# r# ?' j: r2 y
    明心见性以前, 任你修什么法门, 如何用功, 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畴! 以未悟真心, 于修法即不能无疑。虽亦努力用功, 但有疑虑留碍胸中, 不安之相即无法避免。而此不安之相即是生死根本, 故虽对治功深, 不为真修。普照禅师《修心诀》云: “修在悟前, 虽则努力用功, 不忘念念薰修, 但亦著著生疑, 未能无碍, 如有一物碍在胸中, 不安之相, 常现在前。日久月深, 对治功熟, 则身心客尘, 恰似轻安。虽复轻安, 疑根未断, 如石压草, 犹于生死界不得自在。”故云: “修在悟前, 非真修也。”
* O" E% Z( G* }+ R2 j: D    但任何人都免不了有此一段盲修瞎炼的过程。待打开桶底明识本来后, 就路还家, 随缘了习, 任运双修定慧, 天真无作, 动静常禅, 方是无修之真修。《修心诀》云: “即或劣机, 见性后烦恼浓厚, 习染深重, 对境而念念生情, 遇缘而心心作有, 甚或被境缘昏乱淆惑, 昧却本来者, 虽亦借种种对治方便, 除其劣习, 去其污染, 不无有功之修, 但以念念无疑, 不落留碍, 日久月深, 力极功纯, 自然契合天真妙性, 任运寂知, 与前胜机, 更无差别。”故学佛者, 必先以明心见性为期, 待明心后除断习气, 方为真修。亦余之所以大声疾呼, 不须参究刻板死煞话头, 只由师家直接指示心性, 令学人当下悟去, 再着手真修, 以免唐丧光阴也。0 K2 Y( e% ^( M# R
    或曰: 明心见性, 即是圣人, 非但不须再事修习, 还要现种种神通变化, 大异常人, 所谓大机大用, 神变莫测, 今何故反谓悟后方是真修?
, K5 Q; ]1 B+ T! s# t    答曰: 今时学道人有二种过错: 一者以为悟后即是圣人, 应现种种神变。如不能变现, 即为非悟, 只是口头禅, 空说真理而已。因之心生退屈, 反堕无分之失者, 比比皆是。二者, 则谓宗下原本无修无得无证, 一悟便休, 何须再事修治? 以致虽以理悟, 而习气依旧, 日久月深, 依前流浪生死, 未免六道轮回。关于这一点, 前面本已谈过, 似不须再讲, 但以关系修道人成败至巨, 且又系眼下学道者错会病根所在, 故不嫌辞费, 再详论之。  a" @6 i3 w! w  r7 \
    《修心诀》云: “入道多门, 以要言之, 不出顿悟渐修二门。”又云: “此顿渐二门是千圣轨则, 以上诸圣, 莫不先悟后修, 因修乃证。所谓神通变化依悟而修, 渐薰所现。非谓悟时即发现也。”
* }& r$ X5 q8 F0 ~) T    圭峰禅师云: “识冰池而全水, 籍阳气以消融。悟凡夫而即佛, 资法力以薰修。冰消则水流润, 方显溉涤之功; 妄尽则心虚通, 始发通光之应。事上神通变化, 非一日之功可成, 乃渐薰而发现也。”, q, [7 O4 t0 L) }4 _" a+ {3 I
    仰山示众云: “我今分明向汝说, 且莫凑泊, 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 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 此是圣末边事。如今只要识心达性, 但得其本, 莫愁其末; 他日后时, 自在具足。若未得本, 总将情学他, 终不可得, 得亦不真, 将来成魔有份。”
+ v. v, h( G$ @, y1 n7 E    以上所引, 可知顿悟是: 凡夫迷时, 妄执四大为身, 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法身, 自己灵知是真佛, 常于心外觅佛, 东奔西走, 忽被善知识指个入处, 一念回光, 见自本性, 识自本心。而此心性, 原无烦恼, 原无生灭, 本自圆成, 本自具足, 与诸佛无殊无别, 而且由凡夫至佛位, 更无阶级次第, 故云顿悟。1 z$ g6 N- Z: L
    虽云顿悟, 但属理边, 事上习染, 多生历劫, 生来死去, 执著坚固, 卒难顿除。故须依悟而修, 渐除习气, 直至妄尽, 神通方显, 绝非于顿悟理时即现神通。故修道者, 须明过程, 识别先后, 切不可因未通而自疑, 更兼疑他人。以为均不能悟道, 而另走蹊径, 误入歧途, 纵经尘劫, 亦不能成道。, j! d2 _2 B0 w
    况且发通与否, 不足说明是否悟道。一者, 通有多端, 有借密法修得者, 有依神鬼附身告知者, 有靠夙世薰修报得者, 等等不一, 不可谓是等人均已悟道。因此等神通, 或有所依, 不是真通, 或仅相似通, 一旦色身败坏, 失其所依, 即消灭无有。二者, 古德谓有先悟后通和先通后悟之别, 不可谓一经发通, 即系悟道。如明破山禅师在天童修道时, 未发悟前, 即能出神偷乡人之鸭, 作游戏三昧。后事发, 被密云悟禅师诃曰: “子游戏神通虽不无, 但佛法未梦见在! ”破山跪请开示, 再经力参, 方始开悟。降及近代, 众生根器更劣, 习障更重, 欲先通后悟, 千万人中不得一人。故我人须于悟后, 依悟而修, 渐除习气, 渐发神通。以上先圣历代祖师, 无不如是。故顿悟渐修二门是佛徒的轨范, 各宗行人俱应奉行遵守!
0 d% C8 ?; x( ]  w6 F$ o    或曰: 理即事, 事即理, 理事不二。理如顿悟, 事即相应, 如事上不能透过, 尚有留碍, 如何能说已悟真理!
$ o4 e2 _: A2 }2 G    答曰: 理事非一非异。事以理成, 理以事显; 理不离事, 事不离理, 约此不相离理, 故非异。但真理无形, 而妙用随缘, 应诸万类, 妄立虚相, 不无形状, 约此有相无相, 故非一。今悟道, 虽已明悟自己空寂之灵知即是真佛, 但以多生习染深厚, 一下不能顿除, 遇事尚还生心, 见境卒难无念, 但于生心动念时, 非如盲目者, 不知尘境本空, 粘著攀缘, 流浪忘返。而能于前念动时, 后念即觉, 顿时扫空。不过较全不动心者有生灭的痕迹, 力量稍差而已。但能绵密保任, 时时觉照, 日久功深, 自能打成一片。历代祖师之牧牛行, 即此悟后用功之楷模也。, S9 u" n& K! J* G3 K
    古德云: 顿悟虽同佛, 多生习气深; 风停浪犹涌, 理现念犹侵! 故悟后常须照察。妄念若起, 都不随之, 损之又损, 以至无为, 方始究竟。天下善知识其能于事上发神通变化者, 均非一日之功, 乃渐薰而发现。况神通为圣末边事, 于达人份上, 并不看重。虽或发现, 并不欲用。如未得本——明心见性, 但求其末——发神通, 非惟不能成道, 抑且着魔有份, 故不可不慎!
+ _" O) {9 |* ], X3 U  S; R; w    今之佛徒, 恒以神通衡量他人。妄以为一念悟时, 即随现无量妙用, 神通变化。若无神通变化, 虽道眼通明, 亦为非悟, 此等人真所谓不知本末、不明先后痴迷之徒。既自生退屈, 亦不信他, 断佛种性, 莫此为甚, 良可悲也。2 E0 U) |( y; Q+ Z% a. S
    关于第二种时病, 以为一悟便休, 无修无得无证者, 较上述以为一悟便发通者, 虽似有悟, 但以见地未彻, 误入歧途, 与前未悟者所失无异, 且或为害更甚。盖前者只自生退屈, 不自信兼不信他, 一旦时节因缘到来, 尚可打破痴迷, 步入正轨。而后者自以为有悟, 邪见根深, 免置后修, 依前流浪, 深入轮回, 无以自拔!
  X7 u; u. {* ^- C( d4 o    上面说过, 无修、无得、无证乃理边事, 亦为到家人最后了手语, 绝非于一念悟时, 即臻无修、无得、无证之境。尤其今代末法时人, 根陋障重, 更不能悟后未经进修, 即臻无功用地。其言不须修治, 一悟便休者, 非狂即痴, 实不可信也。
* `8 I8 M6 f% D1 n2 v# L* X    盖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性, 只以迷妄不知, 认假作真, 造业受报, 流转六道,沦为众生。虽在众生而本性不失, 只一凛悟, 便与诸佛无殊, 不假修成, 故云无修;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本来空寂, 无有一法, 故云无得; 证至极地佛亦不立, 故云无证。但当妄习未除, 攀缘执著, 流转生死时, 又非不众生。故须念念薰修, 心心觉照, 于大悟后, 于恶断断而无断, 于善修修而无修, 登堂入室归家稳坐, 所谓绝学无为闲道人, 方是无修无得无证的时节。未到此地步, 即高谈无修无得无证, 宁非欺贤诳圣, 自贻伊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22: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或曰: 顿悟顿修顿证, 自古有之, 难道此等人不是一悟便休吗? 又难道此等人也要悟后渐修吗? 假如自古有之, 今时当然也不无了。, h8 U- M1 B5 g9 S4 r- G* D: ~, T
    答曰: 顿悟顿修顿证者, 非上上根人, 不能得入。核实言之, 此等人根机之所以高上深厚, 皆过去依悟而修, 渐薰积累而来, 至于今生机缘成熟, 故能闻即发悟, 一时顿毕。表面看来, 似乎是顿悟顿修顿证, 实际上亦是先悟后修之机也。古德云: 今日之顿, 亦昔日之渐也。至于今世, 学人根性陋劣, 如非大菩萨再来, 实难顿悟顿修顿证。纵有一二大根人一闻千悟, 一悟顿毕, 亦不能无修无得无证。盖无明习染, 非一生可毕, 更何况说个无修无得无证, 早落在有修有得有证里边了也。
" j) J$ l/ M: K: O7 H    《修心诀》云: “凡夫无始劫来, 流转六道, 坚执我相, 妄想颠倒, 无明种习, 久已成性, 虽到今生顿悟自性, 本来空寂, 与佛无异。而此旧习, 卒难除断, 故逢顺逆境, 嗔喜是非, 炽然起灭, 客尘烦恼, 与前无异, 若不以般若着力薰修, 焉能对治净明, 得到大休大息之地? ”! M! x! N  s9 q% B+ f2 ~8 r
    大慧杲禅师云: “往往利根之辈, 不费多力, 打发此事, 便生容易之心, 更不修治, 日久月深, 依前流浪, 未免轮回。岂可以一期所悟, 便免置后修? ”
/ j7 T7 B6 {( e    是以悟后, 常须照察, 不可玩忽, 妄念忽起, 或一凛觉, 或提佛念, 以至无为, 方始究竟。故顿悟渐修之义, 如车二轮缺一不可也。( r+ W; {$ e+ G0 a( q: J) U
    顿悟渐修既是佛徒之修行轨则, 成道津梁, 应如何修而后可? 与悟前之修, 又有何差别, 试申论如下:
5 N: v% I1 {1 G/ G    (一)悟后之修, 不可一概而论, 须视学人妄习深浅, 烦恼重轻而定, 习障浅者, 不用对治, 惟随缘照察, 念起即觉, 觉即转空。念念如是修习, 自然渐得百千三昧。如《修心诀》云: “但照惑无本, 念念不住, 空花三界, 如风卷烟, 幻化六尘, 如汤销冰。客尘烦恼, 自然俱成醍醐。”学者如能如是念念修习, 不忘照顾, 定慧等持, 则爱恶自然淡薄, 智慧自然增发。若微细流注永断, 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即现千百亿化身, 于十方国土中应机赴感而无留碍矣。
3 v1 J# Z% F! P& w4 _! G    《修心诀》云: “虽修万行, 唯以无念为宗。天下善知识, 悟后牧牛行, 虽有后修, 已先顿悟, 妄念本空, 心性本净, 虽除断恶习而无恶习可除, 虽勤修福慧而无福慧可修; 修而无修, 除而无除, 斯乃真修真除矣。”" c% b5 p( B5 Q# `8 A
    又云: “见色闻声时但伊么(即见色闻声, 但如明镜照物, 风过树时, 不作他想), 着衣吃饭时但伊么, 屙屎放尿时但伊么, 对人接物时但伊么, 乃至行、住、坐、卧, 或语或默, 或喜或怒, 一切时中, 一一如是; 似虚舟驾浪, 随高随下, 而念念不住; 如流水转山, 遇曲遇直, 而心心无知。今日腾腾任运, 明日任运腾腾, 随顺众缘, 无障无碍。质直无伪, 视听寻常, 则绝一尘而作对, 何劳遣荡之功; 无一念而生情, 不假忘缘之力矣。”
0 f' r1 V3 U) `    似此任运寂知, 原本无为之修, 实等于无修。既无须另起炉灶, 执法修持, 亦不用冥存观想, 取静为行, 与悟前不明所以, 坚执法相, 牢持仪轨, 贪取功德, 追赶任务, 披枷带锁之修, 宁不大相径庭!
4 X; t# ^( `0 ]( T; i: W    (二)至于习染深厚, 无明力大, 于善恶顺逆境界未免被动静互换, 心不恬淡者, 则不无妄缘遣荡、对治之功。对治法中, 若掉举盛者, 则以相应之定功摄散; 若昏沉盛者, 则以慧门观空(至于用何种功夫为宜, 请阅下章“十种修行法门” ), 务令定慧等持, 动静相亡, 入于无为, 方始究竟。《修心诀》云: “先以定门摄掉举, 使心不随缘, 契乎本寂; 次以慧门警昏沉, 择法观空, 契乎本知。以定治乎乱想, 以慧治乎无记。昏乱相亡, 对治功终, 则对境而念念归宗, 遇缘而心心契道, 任运双修, 方为无事。”+ t) g: G9 ^3 q+ J3 u6 l( K5 ]7 B
    或曰: 如此对治修习, 与悟前劣机之渐修, 一般无二, 还讲什么顿悟呢?
! v1 [$ H% b# {& E9 L3 p9 J2 U: b! R! L    答曰: 以此等人机劣习重, 障深垢厚, 虽亦悟自性清净空寂, 具足万德, 与佛无异, 其奈对境生情, 遇缘成滞, 被它昏乱转换, 昧却寂然常知, 不借对治之功, 均调昏乱, 非但不能入于无为, 而反堕“悟后迷”中, 是不可不慎也。7 c- Z4 X; {% _0 t' l! u- i# |6 M
    兹举一二悟后迷的公案, 以资悟后又不务实修者警惕: + R" }3 c* _" V/ T
    (一)、负师
; q2 @$ ^& ^6 V+ @    暹道者久参雪窦, 得法后, 窦拟举往金鹅为方丈, 而暹不从, 后出世开堂, 因德山远和尚声势、名望均高于雪窦, 即改而承嗣远和尚。令使者通书各山, 山前婆子欣然问曰: “暹首座出世为谁烧香? ”专使曰: “德山远和尚。”婆子诟骂曰: “雪窦抖擞尿肠, 为你说禅, 始有今日, 你得恁么辜恩负德! ”* _2 E2 }& V9 C) k
    和州开盛觉老, 初参长芦夫铁脚, 久无所得。后造东山五祖演席下得法。出世住开盛, 见长芦法席大盛, 乃改嗣夫。不原所得, 拈香时, 忽觉胸前如捣, 遂于痛处发痈成窍。以乳香作饼塞之, 久而不愈, 竟卒!
" _4 U# _( p" O6 a$ ~    (二)、卖友4 Y: A; C( m5 c  @' ~* r
    庆藏主, 蜀人, 丛林知名。一日与秀大师同行入都城参法云圆通禅师。到法云, 秀得参堂挂单, 而庆藏主未获允准。庆在智海, 偶卧病, 秀欲诣问病况, 而山门无假, 乃潜往智海见庆。庆反以书白圆通, 道秀越规矩出入。圆通知之, 夜参大骂云: “彼以道义故, 拼出院来问汝疾, 反以书告讦, 岂端人正士所为? ”庆闻之, 遂掩息。丛林尽谓庆遭圆通一诟而卒。
8 r7 _5 g7 k  X" U    (三)、叛师
7 N$ H. [- Z/ W% K    大阳平侍者, 洞宗明安禅师之高足。一日  琊广照禅师来访, 明安与之云: “兴洞上一宗者, 非远即觉也。”照云: “有平侍者在。”安云: “平旧习深厚。”并以手指胸云: “此处更不佳。”又捏拇叉中示之云: “平向后当死于此。”暨明安圆寂, 平居大阳, 拟谋取师生前李和文都尉所施黄白物, 不惜毁师灵塔。虽经山中耆宿切陈, 亦不听之。发塔, 镢师颜面貌如生, 薪尽俨然。众皆惊异, 平更镢破师脑, 益油薪, 俄成灰烬。众以其事闻于官, 坐平谋塔中物, 不孝还俗。诸方以其人品格不端, 皆弃之不顾。平流浪无所依。后于三叉路口遭大虫食之。竟不免明安丫叉之记, 悲哉!
. x5 o9 ?4 y5 T: @    此类公案亦不胜枚举, 皆悟后不借对治精修, 积习深厚, 昧却天良, 见利动心, 忘恩负义, 有以致之也。虽然, 人固可以逞其凶顽奸诈之智, 其奈护法神不予宽容何? 其不得善终也, 宜矣! & `1 l$ w" f" [5 l  j( j! g
    须知虽借对治功夫, 暂调习气, 以先顿悟心性本净, 烦恼本空, 即不执法修行, 落于有修有得有证之劣见, 故能念念归宗, 心心契道, 不失顿悟之旨。反之, 修在悟前, 以未见性故, 虽念念薰修, 但着着生疑。不能自在无碍, 同时粘著法相, 抟取功德, 生死不了。故同样用对治法门, 于悟人份上, 如假道暂宿。一时方便, 不落法执, 日久月深, 自然契合道妙, 成就无上菩提。与前胜机习浅, 修而无修, 无修而修者, 更无差别, 是又不可不知也。. g$ R' L  h% x" V4 o# @/ g1 Q
    又如修净土念佛者, 未开悟前, 不知念念归宗, 只向外驰求, 著相修行。甚者, 著功德相, 以多为胜, 赶念经咒, 反致生病。及开悟后, 方知心即是佛, 佛即是心, 念佛即是念心, 念心便是念佛; 念念念佛, 念念唤醒本心, 所谓心佛道交, 打成一片。故古德谓, 一句佛号, 明心见性后, 方能全提, 以未悟前, 既不知念佛之落处, 又复着着生疑, 故不得真实受用。开悟后, 识得心之本原, 念亦得, 不念亦得, 无所谓念与不念; 既不著相以求念, 亦不避舍而不念。整日净裸裸、赤洒洒, 逍遥自在, 随缘无碍, 到这时方才真正称得起净念相继, 无一念不是佛念。* e' {5 N0 V5 A. B
    关于“净念相继”一语, 其中大有学问, 它和禅宗悟后的保任功夫完全无异, 它是念佛人修行进程的指标。兹不嫌辞费, 略述于下:
' t0 y1 [/ e- B! Q! }    盖“净念”二字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以清净心念佛, 即为净念, 而是念佛功纯, 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 一时脱落, 能所双亡, 空有皆泯之正念, 始为净念。
+ B. F) `+ t# l$ R( c3 _    至于“相继”, 则又分静中相继、动中相继与动静一如等功夫深浅的差别。兹分析如下:
; w7 `% u* U$ \# O4 {# M    一、静中相继。念佛人念至能所双亡, 本性显发时, 为初显净念。嗣后, 因无始旷劫著相习气深厚, 不能每坐皆显, 须隔数周、数月甚或一年再现, 此全视行人的根基与修行的疏密而定。此时, 行者须加劲精勤用功, 使相隔时间渐渐缩短。由一年而数月, 而一月, 而数日, 最后座座皆现; 此为静中相继, 相当于禅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一阶段, 是为理一心。) r  v/ h2 E0 C, q/ }* ]& |
    二、动中相继。静中能时时相继, 遇境缘动乱时, 又复打失, 不能称为真相继。须在日常动用中磨练, 上而至于纵横无碍, 顺逆无拘, 如在静中一样, 仍旧孤明历历, 无有走着, 方为动中相继。但有时偶而忘却, 遇境而动, 马上即觉而归空。此相当禅宗的“保”字功夫的第二阶段功夫, 是为事一心。! _: y6 I# |" Q. c$ u
    三、动静一如。不管动中静中, 俱无走着, 且无守住之心, 纯任自然。此相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一阶段, 是为理事一心。
: C9 F: F( s" |4 l* t5 e- {- ^    四、相继亦不可得, 不守之心亦无, 昔日所有玄妙奇特, 一扫而空, 镇日如痴如呆, 淡而无味, 然无味中有至味在焉。此相当禅宗的“任”字功夫的第二阶段, 是为事事一心。斯真净念相继者也。
# n; \- A, Q) {4 a+ N) n5 A    兹为便于后学择法修行起见, 将元知讷禅师所说十种修行法门摘录于下, 供大家参考: ( w& v3 A. y7 o
    问曰: 未审宗门, 以何法治心? 曰: 以无心法治妄心。问曰: 人若无心, 便同草木。无心之说, 请施方便。曰: 今云无心, 非无心体, 名为无心。但心中无物, 名曰无心。如言空瓶, 瓶中无物, 名曰空瓶, 非无瓶体, 名空瓶也。故祖师云: 汝但于心无事、于事无心, 自然虚而灵、寂而妙, 是此心的旨也。据此, 则以无妄心, 非无真心妙用也。从来诸师说做无心功夫, 类各不同, 今总大义, 略明十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22: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q! y8 y$ S( T! V" ^: i    一曰觉察。谓做功夫时, 平常绝念, 提防念起, 一念才生, 即便与觉破, 前念觉破, 后念不生, 此之觉智, 亦不须用。妄觉俱忘, 名曰无心。故祖师云: 不怕念起, 只恐觉迟。又偈云: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此觉察息妄功夫也。
, O) M4 W/ U, t# n( h    二曰休息。谓做功夫时, 不思善, 不思恶, 心起便休, 遇缘便歇。故云一条白练去, 冷湫湫地去, 古庙里香炉去! 直得绝廉纤、离分别, 如痴如呆, 方有少分相应。此休息妄心功夫也。
4 H" O3 [: d3 E/ s/ h( P    三曰泯心存境。谓做功夫时, 于一切妄念俱息, 不顾外境, 但自息心。妄心已息, 何害外境? 即古人夺人不夺境法门也。庞公云: 但自无心于万物, 何妨万物常围绕! 此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 R" L' G$ d' I. o% V; i' E
    四曰泯境存心。谓做工夫时, 将一切内外诸境, 悉观为空寂, 只存一心, 孤标独立。所以古人云: 不与万物为侣, 不与诸尘作对, 心若著境, 心即是妄, 今既无境, 何妄之有? 即古人夺境不夺人法门也。故云: 上苑花已谢, 车马尚骈阗。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 Z% U1 V( G$ T3 L2 h, P7 b9 t
    五曰泯心泯境。谓做功夫时, 先空寂外境, 次灭内心, 既内外心境俱寂, 毕竟妄从何有? 故灌溪云: 十方无壁落, 四面亦无门。即祖师人境两俱夺法门也。故有语云: 云散水流去, 人寂天地空! 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
; Q% [# b" X- X! y    六曰存境存心。谓做功夫时, 心住心位, 境住境位。有时心境相对, 则心不趣境, 境不临心, 各不相到, 自然妄念不生, 于道无碍。故经云: 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即祖师人境俱不夺法门也。故有语云: 一片月生海, 几家人上楼! 此是存境存心灭妄功夫也。' \1 a1 `3 V* {) _
    七曰内外全体。谓做功夫时, 于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 内身外器, 一切诸法, 同真心体, 湛然虚明, 无一毫异, 大千沙界, 打成一片, 更于何处得妄心来! 所以肇法师云: 天地与我同根, 万法与我同体。此是内外全体灭妄功夫也。
% ~" ]- r: t+ Y- i    八曰内外全用。谓做功夫时, 将一切内外身心器界诸法及一切动用施为, 悉观作真心妙用, 一切心念才生, 便是妙用现前。既一切皆是妙用, 妄心向甚处安著? 故永嘉云: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此是内外全用息妄功夫也。+ V3 c: P/ ~7 a" |5 A
    九曰即体即用。谓做功夫时, 虽冥合真体, 一味空寂, 而于中内隐灵明, 乃体即用也; 灵明中, 内隐空寂, 用即体也。故永嘉云: 惺惺寂寂是, 惺惺妄想非, 寂寂惺惺是, 寂寂无记非。既寂寂中不容无记, 惺惺中不用乱想, 所有妄心如何得生? 此是即体即用灭妄功夫也。
/ \' L: K" ~5 t    十曰透出体用。谓做功夫时, 不分内外, 亦不辨东西南北, 将四面八方只作一个大解脱门。圆陀陀地体用不分, 无分毫渗漏, 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处得起? 古人云: 通身无缝罅, 上下成团圆, 是乃透出体用灭妄功夫也。
$ j. E6 U; [+ m2 M) M    以上十种功夫, 不须全做, 但得一门成就, 其妄自息, 真心即现。随宿根曾与何法有缘, 即便习之。此之功夫乃无功之功, 非有心功力也。即使未悟真心者修之, 亦易当下得见。此休息妄心法门, 对学道人最关紧要, 故不厌求详, 录示后学, 切勿以画蛇添足视之! , e" o$ I7 g$ V5 K) E
    以上十种功夫, 俱在行、住、坐、卧处着力, 须于穿衣吃饭时, 屙屎放尿时, 对话工作时, 一切时, 一切处, 绵密觉察观照, 不消打坐参究。其或习障深厚, 力有未逮, 仍须打坐用功者, 即仍听之, 但须于下坐后, 将定中功夫, 推在境上, 在动中着力锻炼, 庶几可以早日打成一片, 而臻无功之大功, 圆成菩提大道。) k/ W7 H5 L( O. d$ p# y5 O0 O
    至于密宗, 悟后更须密修, 以期即“身”成就。其修法之广, 方便之多, 远非显宗可比。但密法贵师承灌顶传授, 不可公开露布, 故从略。; h6 ?1 m0 d,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L7 |* o) y% k1 b  P; e
$ E( z8 I; I5 |# O. A, w

6 ]4 q7 |: n; [ % j! ?5 e0 D9 G, f( c, D
: e3 x/ ~; @. I% \. n7 @1 D8 |  G' i
+ b2 Q/ }, G8 k  E1 d
  ; o0 v6 _1 _- J5 k4 g

3 U- m/ O1 K9 L* a- n' C% l  3 i$ U) [% a3 v
(丁)证体启用% X& f5 H# @+ o

/ j/ d: l+ T3 d# N0 X& [    关于证体之景相, 古人多不详言。一者, 以此证境, 非言思能及, 一落言诠, 即嫌住著。二者, 真证得者, 归无所得, 不欲炫耀于人。三者, 恐未悟者窃为己有, 以迷惑他人。四者, 恐人著境以求, 反障悟门。五者, 各人经过境界, 亦非完全一致。以是等等原因, 故只以“云散长空, 青天彻露”、“万里无云之晴空”、“心月孤圆, 光含万象”、“非光非昧, 非大非小, 非青非黄”, 更或以“圆团团, 光灿灿”等约略描绘之。余今似亦不例外, 况余并无所证, 亦无所得, 更无能为言, 只得拾几句现成公案, 以飨读者。至于详细情形, 只有留待读者自己努力用功证取体会了。7 p& J7 ?% S2 C8 O* [
    当我人修法修至能所双忘, 心法双泯时, 不管修什么宗, 都是卒地折、爆地断, 有如爆炸物, 忽然爆破, 内而身心, 外而世界, 乃至虚空, 一时脱落、粉碎, 化为乌有, 连乌有也乌有。所谓大地平沉, 虚空粉碎, 当斯时也, 虽一无所有, 但虚明凝寂、一灵不昧, 了了常知非如木石。虽了了而无能知与所知, 以此了了全体是一片虚明灵知, 不能再有能知与所知, 再有知, 便是头上加头, 即非是了。我人证此真境后, 回过头来, 方才识知这个“灵知”不在别处, 整日在六根门头上放光, 与我人无丝毫离异、无些许间隔, 一切言行动作, 无不是“它”的灵妙神用。从前为它千辛万苦, 百般追求探索, 原来只在目前不识, 反而污糟它、屈辱它, 在六道内轮回受苦, 宁不冤苦! 古德谓“声前一句, 千圣不传, 面前一丝, 亘古无间! ”又谓“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即指此也。
3 V- l# I9 l! s/ e    但这只是素法身, 尚须辛勤打磨, 绵密除习, 始能大放光明。功夫纯熟, 即便熟睡, 顶上亦如一轮中秋明月朗照。待光明精纯, 宽阔天眼自然豁开, 十方世界一时齐彰, 我入入我有如因陀罗网, 重重交参, 妙用无尽。- w. W+ i. \$ p
    或谓此种景相是禅宗或密宗行人所证, 至于净土宗念佛人不应如此, 因彼等以生西方净土为目的, 应于定中见阿弥陀佛和西方圣境, 不可一无所见。假使一无所见, 如何得生净土?
* A$ H+ B6 g; g' `! `1 l/ k' W    答曰: 君不见前录之印光大师念佛三昧么? 印光大师是极力主张仗佛慈力, 接引生西的。他为何在念佛三昧中也说, 无见之见是真见, 真见无所见呢? 盖真如佛性无形无相, 一尘不染, 一丝不挂, 说似一物即不中。故真佛, 实在无言可说、无形可见。但此无形之佛性, 不是顽空, 故能随缘现相起用, 但相以随缘现起故, 只是假名, 非是实体。故见有相之佛不是真佛。古德云: 报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法华经》谓为化城, 非是宝所。欲上品上生西方净土, 须透有相之小歇场, 证到无相之真佛妙体, 方能如愿以偿。反是, 执有形之佛与有相之净土, 只能下品下生, 此乃无可移易之真理。故印光大师说到念佛最高之境界——念佛三昧时, 亦不得不说无所见之见乃真见了。以证到如此高深境界, 心土打成一片, 心即土, 土即心。发愿生西即是生自心之净土, 生无所生, 还怕不上品上生吗? & |( s7 w" K8 H# @- p
    见性之后, 若死守空境, 或耽著静居, 而不知于境上起用, 犹如贫子发了财后, 不知其用, 终如贫穷一样。而且不于事境上锻炼, 不得理事双融之大定, 更毋臻事事无碍之境而圆成佛道之大功。故必以所悟之理于事境上磨练, 去其棱角, 方臻圆妙。但初悟之人, 往往不知起用之方, 更不明其过程, 甚或因力量一时不够, 遇事而有波动时, 又疑所悟为非而动摇根本。惶惑不知所措, 甚为可惜! 兹将先师骧陆公所著《证体启用之过程》择其要者, 节录于后, 以助读者于悟后启发般若之用, 而成绝顶无为之功, 亦幸甚矣! % i  Q' T" x  k6 x/ G$ [
    实相妙体本有无住妙用, 学人须将所证得之清净自在光景, 移用于人事颠倒之时, 而化有归空, 化颠倒为清净, 化烦恼为自在, 非但灭却自己之苦, 且可以灭他人之苦, 此即名度生。) K- w* c/ e, j* e
    功夫越深, 习气发动亦越多越快, 学人不必害怕, 此第八识性田中自然翻出之种子, 发动虽快, 但去亦甚快, 发动可能较平日为大, 但发一次, 小一次, 短一次, 少一次, 不复再增长了。
! O: b0 _% h3 \    功夫越深, 胆子越大。如忽然遇惊, 亦只一惊, 不复再惊, 而且力量愈用愈强。2 C! n2 Y7 n, K' n$ |9 E% w
    功夫越深, 忽而忘记性大, 又忽而记忆力甚强, 且日见敏捷; 感觉力亦强, 往往不假思索即与物相应, 此通之先兆也。
" O4 Z, O5 O) C    常观此本来而默契之, 习气一来, 即便觉察, 觉即转空, 同时以般若扫荡此空, 更以般若扫荡此扫荡, 扫至无可扫时, 斯合本来, 斯合般若大空之旨。
2 ^+ ~) o1 @- w& L    做功夫要准, 要狠, 要省, 要等, 要平, 要稳。准者, 看准方向, 无所疑退。狠者, 克制自己, 丝毫不留情, 对自己点滴过错, 也不能姑息。省者, 常常反躬自省也。等者, 等时候也。非有相当时间, 其力不能充足。平者, 观一切平等。以不论何种挂碍, 皆由心不平等, 分别得失而起。不知法本不生, 何患乎得; 法本不灭, 何患乎失? 能平则自然不惊、不怖、不畏, 超然入自在之境。人往往有时间相、得失相、成败相, 诸种习气来时, 不能打破, 此即定不足, 慧不充也, 亦即般若力不强也。故要等, 等到其间, 力自充足, 譬如行路, 贵在方向不错, 按步而进, 不在迟速。稳者, 如是稳定永不退转也。
( O# x2 g8 r: V" R    明心见性一事, 为了无量劫生死, 何等重大! 绝不可以单单理解, 即为算数。以由理解而得, 毫无定力, 则起狂慧颠倒, 终不名明心。兹分七种过程: 一、以极强之慧力, 见到本来, 由此得少分之定, 如禅宗入者。或由定力强, 启发般若, 见到本来, 如心中心密法之修入者。二、见到后, 必深信勿疑, 以承当为第一。三、见本性周遍法界, 则法界一切一切无非是性。说幻, 即一切幻; 说真, 即一切真, 究其真幻统属假名, 非有实体, 心能不为所拘, 是名无住。四、一切无住, 虽空而不落断灭, 妙用宛在。幻心非无, 是名无生。五、虽名无住, 但于善恶非不了知、非不分别, 只是分别而不住, 入于平等不二之境。六、心既平等, 自无挂碍恐怖, 到处自在矣。七、力量每每旋进旋退, 或定或慧, 后则定慧不分, 只进不退。此真明心理事双融者矣。( G+ `0 g0 T: p0 E$ ^+ n) K
    明心后“我见”未能即除, 习气未能即净。我见习气时时来, 时时能转而化之, 是真明心者。若转化之力小, 此另一问题。只怕不知转、不知化, 即不能转、不能化矣。故学佛第一在开觉知, 如得财; 第二在善用其觉知, 如用财; 第三, 并觉知而亦空之; 第四, 无所谓空不空, 本来如是。如真富贵人, 自忘其多财也。% N9 _0 \& W5 B: m6 i6 C, Q8 H
    觉照一起, 习气即消, 但此中迟捷, 各有不同, 此有过程者十: 一、境来而不觉。二、境来而再觉, 惟起觉极费事。三、境来时, 起觉不难。四、境来即觉, 略有先后。五、境觉同时并起, 而有时忘失。六、同时而可以勿忘。七、觉先于境, 但有时在后, 或偶尔竟回到忘失时。八、常觉不动。九、觉尚未净。十、常寂而常照, 并觉亦无住矣, 此是力量真充足时。
- W0 _- t" p, f/ D, D    从来大习气易去, 小习气难除, 还是不平等。是以仍有惊、怖、畏之果。其间忽上忽下, 不得以退转名之。
0 S2 V) B* ^3 {    平时常用反观法, 考察自己习性, 不论好、坏、善、恶, 凡不易化除者, 即属生死之根, 万不可固执为善而保留之。越不易化除, 越要化除, 常与自己逆, 便是进功。* s0 {: t1 J3 N$ ^
    除习气, 犹如人天交战, 此必百战而可克胜, 原非一朝一夕之功。明心而后, 方具可以交战之资格, 此即启用, 由小战而大战, 小胜而大胜, 而根本破敌, 永无后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功夫, 切切压制不得、躲避不得。如贪嗔之根, 必拔除之、化解之。若但知守住戒定慧, 用以对治贪嗔痴, 则善恶二见, 留影于心。如敌来守城, 虽一时敌不得入, 敌终未去, 乘机仍可入城, 非究竟也。故勿压制、勿躲避, 以破除为妙, 两不留影, 心无所染, 敌我同化, 即入大定。' ]% k2 {  g; P8 L$ N9 h
    境来不理, 亦不起念, 但不断灭, 此静中定也; 对境不惑, 依然应付, 动而不动, 此动中定也; 至动静一如, 无可无不可时, 则大定矣。, x6 \* h+ ~8 x/ Z. A  Y8 f
    练心要练机, 此在洞明因果之理。时时起观, 功夫纯熟, 大机大用起矣。一切烦恼, 都由情见。情为我爱, 见为我执, 情见坚固, 则成覆障, 观因达果之机即不灵, 此机用之所以不起也。& v' m' l. t/ A* m2 w
    得他心通者, 端赖观因达果之机灵速, 是以理事圆通, 不待思索, 历历如见。全在定慧双资、功夫纯熟。此便是神通, 并无何种神妙之可求。% P; j  H& C9 v# P
    肯做不屑做之事, 肯说不愿说之话, 肯接不愿交之人, 其去平等智光不远矣。% |+ T; S' c2 G
    见他人过在, 不独难入不二, 亦障自己圣道而起骄慢, 修道人所最忌! ) O2 N* R0 ]; D5 V1 Q8 f7 Y
    用功痛切时, 必有一度不通世故人情时, 故曰如丧考妣。盖痛切之至, 必失于礼节威仪也。人每不谅, 谓之骄慢自大, 或疑为狂。此人人必经之过程, 难为辩也。
! ^7 n$ n5 a8 d3 s# d    用功忽勤忽惰, 若进若退, 切勿疑忌, 此是进功时, 万勿性急而懊丧。. p0 [; j  }6 O
    喜静厌乱, 即是不平等, 切切不可, 须知静乱乃我心之分别, 与境无关。
  q  o6 ?& Z- S5 C    修道人自赞毁他, 抑人自大, 最为可耻可笑, 慎勿为识者所讥! 7 ?- `& ]" O( x' r9 S0 d! o! N) q
    发愿不轻率, 以发愿易而行愿难也。发愿欲大而坚, 自心中掺不得一丝情见。) @4 b. W+ F5 {0 }0 u# R+ i
    八风不动中, 四风易守, 四风难防, 逆者易知, 顺者往往入其彀中而不自知, 故于顺心如意之事, 更须警惕, 防其卷入境中。$ q$ J# w( f' L. G. h6 V: d" q
    此中无有奇特事, 但除习气, 莫作圣解! 所谓玄妙神变者亦稀松寻常, 只缘少见, 因而多怪, 认为玄妙, 忘却本来, 入于魔道, 宁不可惜!
: o" f- Z# P3 |    用功切勿与人较量短长, 应默察而自省之。1 c# h. J/ P- H0 A' K. G
    修法为一时之权宜, 切勿执取于法。贪法等于贪名利, 同一生死。所谓成佛者, 成如佛之性空也。心有所执, 顿失本来, 即离佛境, 故宜时时凛觉。
- o6 @# X: @8 A' Q2 C2 ]    除习气亦在因缘, 此有迟速之不同。明心后, 保任绵密(所谓保任, 切勿压心不起, 只要能转化不住), 经过相当时期, 习气有忽然消除之妙。
: J6 V, Q+ y8 u, E5 v5 v    众生万般苦恼, 只缘一乱字, 乱由比量而起, 见性人见闻觉知了了, 不动念时心对境是现量, 及至动念分别时, 动而不动, 虽比量而亦现量矣。常能如是者, 名打成一片。
7 _: }8 Q% v2 f6 I2 `* W8 U    方便力之大小随慧力而转, 慧力之大小, 在观照之圆不圆。圆斯通矣, 通斯圆矣。所言通者, 心无碍是也; 碍者, 以心碍心也。心如明圆不惑则通, 此名无碍慧, 发于大悲心陀罗尼中。陀罗尼者, 心之至空至密地也。
4 @7 w1 ^# P5 x- g9 v    练心之法, 只于有碍中忍得过。比如一切习惯, 本无定义, 本无不可。苦在自己养成习惯, 非如此不可, 遂不忍与自己逆, 此碍之所以立也。倘忍得过, 即无碍矣。因本来无碍也。比如面子事, 本属虚幻不实, 充其量, 不过失去一虚幻面子耳! 且看伊究竟碍不碍, 此不过一时之不舒服, 到底克胜过去, 所得之无碍慧力, 岂万金可买得哉! 故学佛乃大丈夫事, 能忍得, 能放得下, 不与世俗同流, 亦不与世俗忤, 所谓和而不同, 即超然入圣矣。
% |: O/ ?: X  I3 M& s2 C    梦中所现之景, 可以考察功夫之深浅。凡用功至密切时, 心感于梦, 梦中能有主张者, 即不入三恶道之证。以入三恶道者, 必心失其主为因, 有随力而无主力, 随业高下, 入之而不觉。且如梦中有一分力量, 必醒时有十分力量。心之与身, 梦时为半离, 死则为全离, 死与梦无大异也。, |/ f  |1 E4 G" E0 x
    一切妙用, 不离世觉故, 明心见性后, 须于人情世故, 在在留心, 练习通达, 用以互除习气。熟于因果之理, 方得机先, 起大机用。3 y% b+ j1 @% @- X
    《大日经·住心品疏》云: 菩萨初发明道, 即生获除盖障三昧, 即与佛菩萨同住, 发五神通, 获知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能知一切众生心行, 作诸佛事而广度之云云。明道者, 见性成佛也, 除盖障者, 除习气也。习气何时净, 五神通何时开发, 非可先求也。得神通后, 以他心通方便度脱众生。此为证体起用之过程, 不依此道而入者, 是为外道。
1 F# c; C* z0 @# i3 S; Y" |7 s    明道后, 五神通虽一时未能全发, 但已非同常人, 以证得根本, 所有除盖障发神通, 均同时开发, 只力微耳。) n. E: R) F9 h$ h3 Q3 \2 q# z
    悟了还同未悟时, 不到平淡, 炉火不能纯青。所谓大智若愚, 整日如痴如傻, 打成一片矣。1 z5 ], s& J3 H4 J
    以上所录, 实为明心见性后, 启发般若妙用之津梁。学者果能信入不疑, 于证体后, 刻刻提撕, 在人情世故上, 磨练自己, 深谙众生心行, 熟悉因果之理, 则除盖障, 发五神通, 大机大用起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戊)归宿问题% ~. w' x# p0 D$ g) N4 C/ j
0 ?0 t! {) H) \' X4 i
    客有问明心见性人, 圆寂后归往何处者; 亦有问六祖大师入寂时云: “我自知去处”, 但未言明去处, 是知而不言, 抑不明去处而不言欤? % H& \6 \( f3 Z7 c1 y1 [% ^
    命终往生何所, 确是修行人一大关键问题。如不把它搞清楚, 对修行进程既大有妨碍, 于将来的证果, 亦将遭迂曲。
) t2 n. e3 A7 _/ Y5 ]    一般说来, 芸芸众生在六道中头出头没, 轮回不息, 生来死去, 不知所以。今既开悟, 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当明生从何来, 死归何所。如亦颟顸不知, 岂非狂妄自负, 未悟为悟? ! t- G! U6 d4 y( n$ G
    但所谓生死去来者, 乃对迷人著相时说。在悟人份上, 既豁开正眼, 彻见真心, 则三界六道, 皆非实有; 十方净土, 宛如水月。本既不生, 如何有灭? 本自不灭, 缘何有生? 生灭既无, 何有去来? 更何有方所? + U) y+ f5 Z" Y
    六祖大师悟道后云: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 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而又能随缘现相, 生起种种妙用之真空妙有之实性。既明见自性不生不灭, 不来不去, 缘何又从中取来去生灭之相而有所归呢? 所以如说有命终、有往生, 则实未开悟见性也。0 Y' t" b4 |4 X. I- I4 r
    六祖说“我自知去处”者, 拈黄叶止小儿啼也。不明言去处者, 实无去处也。以此性如虚空, 虚空何有归处? 若见有去处, 则落实, 则著相。落实著相, 则生死不了。无去处, 则处处可去, 处处可去而未尝去。所谓归即无归, 无归即归; 处处皆归, 到处即归也。
5 x9 }  ~# R( e    复次, 妙有真空者, 以妙有故, 否则即是顽空; 真空妙有者, 以真空故, 否则便成妄有。故彻悟心性者, 融会色空, 冥合体用, 既不偏空, 亦不执有, 于无生灭处, 不妨示现生灭, 虽生而无生, 无生而无不生。故天上地下, 四生六道, 乃至十方净土无不可生。于无来去处, 不妨头出头没, 虽处处现身而实无来去, 无来去而正常来常去, 非枯死不动, 坐在黑山背后, 而谓无生灭来去也。- j6 z5 U; I* D( P  j- |6 b
    庞居士《无生颂》云: “有男不婚, 有女不嫁; 合家团圞圆, 共说无生话。”' O2 ]9 [/ [7 i. U: }: U
    禅师和云: “无男可婚, 无女可嫁; 大众团圞圆, 说甚无生话! ”
* N7 p% A0 V" a1 O    余试和云: “有男亦婚, 有女亦嫁; 子子复孙孙, 是说无生话。”- F; V& U* }4 x+ Y" ?; I- e8 S2 T$ n
    三颂合来正显此真空妙有之性, 无生无不生, 无在无不在也。- L# d- z# I, C/ M; P
    真见性者, 随缘自在, 丝毫不著相, 无净秽凡圣之别、四生六道之殊。所谓生灭来去, 皆游戏三昧, 不落实有。审如斯, 何用指实去处哉?
& _: F  F( j' c. z6 |    如僧问长沙: “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 ”沙云: “东家作驴, 西家作马! ”又僧问: “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 ”沙云: “要骑即骑, 要下即下。”又一僧问: “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 ”沙又曰: “石头作沙弥时参见六祖。”又问, 又曰: “教伊寻思去。”后又问三次, 沙三次默然。赞得此真如妙性, 如此神出鬼没, 不可思议, 无处捞摸! 三圣(临济禅师之法嗣)闻后云: “长沙此答可谓空前绝后, 今古罕闻! ”于此可见灵知妙性无所不在。我们只要一切放下, 丝毫无住, 不求有在处, 则处处皆在, 随所寓而常乐矣。
2 i$ C7 K) [+ F  i5 ]    但明悟自性的人, 如旧习深厚, 于日常运用中, 不能顺逆无拘、声色无染, 则分段生死未了, 还不能如上所述逍遥自在, 尚须七番或三番往返人天, 方得自在。圭峰禅师于此, 就功夫深浅, 分为三种自在, 敦促学人努力用功。第一, 妄念若起, 都不相随, 临命终时, 自然业不能系, 虽有中阴, 所向自由, 天上人间, 随意寄托。此为受生自在。第二, 若爱恶之念已泯, 即不受分段之身, 自能易短为长、易粗为细。此为变易自在。第三, 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 唯圆觉大智朗然独存, 即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 度有缘众生, 名之为佛。此为究竟自在。
0 t8 x% t3 r6 k5 k* E7 v- B    诸位同参, 我们于明悟本性后, 应严加护持, 力求上进, 精勤不懈地尽除现业流识, 以达究竟自在而臻极果。切不可得少为足, 停滞不前而趋下流。万一力不从心, 因缘不就, 也应努力做到变易自在。假如这一点也做不到, 那只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兜率内院, 以及其他佛国净土, 以期了脱二死而证真常了。自明朝以来, 好多禅师如莲池、彻悟等, 均于悟后发愿往生西方净土, 或许就是为了不能做到变易自在而不得不发愿往生净土。- e  n4 V( }5 d  X+ X
    修心中心密法者如虑此生不能圆满成就, 于修法外, 每日加持弥勒菩萨根本真言四十九遍, 为将来往生兜率作张本, 而保有进无退, 用心亦苦矣。5 W2 h. M% h6 J5 K. T: C+ a6 b$ C+ T# }
    当然, 大心凡夫为度众生故, 不畏生死, 堕三涂如堕四圣, 毫无难色, 斯真壮志凌云的大丈夫, 人天所共仰, 佛、菩萨所嘉护者, 即不预此例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21: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己)结  论
2 Z! s: x' k/ k# B' ?2 x* _2 g- a2 n1 q/ J6 T9 X* j% T. T
    以上拉拉扯扯讲了明心见性的意义和证取办法, 又介绍了悟后真修的方便, 更复述了证体起用的过程, 其中还摘录了一些古近大德的著述。似乎对明心见性、顿悟渐修、一生成办的法门, 已叙述得详尽无遗了。但彻底克实讲来这都是钝置众生的废话, 不值一提, 多此一举。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不用修, 不用证, 本自妙用无边、神通无碍, 但自任运穿衣吃饭、应缘接物, 无取无舍、无著无求, 即如如佛。
- V! s% W& {% c    临济祖师云: 你目前历历的勿一个形段孤明(即眼前有一个无形无相, 而了然如空, 历历无间断的绝对无偶的虚明)是活佛活祖。又云: 你一念清净心光, 是法身佛; 一念无分别心光, 是报身佛; 一念无差别心光, 是化身佛。又云: 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 每日多般用处, 欠少什么? 六道神光(即六根作用)未曾间歇, 非佛而何?
2 s3 @( e+ u- x    我人果能于一切事缘上, 无向、无背、无取、无舍, 应付裕如, 纵夺自在, 则嬉笑怒骂, 无不是神通妙用; 行住坐卧, 皆是海印放光。盖所谓神者, 凡所施为, 皆是真心神光起用, 一切景相, 既由它现起, 一切事功, 又无不由伊完成; 所谓通者, 无阻无碍, 无滞无塞, 即于事境上无憎无爱、无喜无忧。果如是, 则身心轻快, 超脱尘累, 非心非佛, 饥来吃饭, 困来打眠, 还用修个什么? 1 h% y4 L2 \/ O/ V& F# U- w
    怎奈众生眼光不瞥地, 不是趣景逐物, 著相驰求, 便是妄想重重、情见深厚, 故累他诸佛被过, 出兴于世, 唠唠叨叨, 说长道短; 和泥合水, 委身落草, 以致欲被云门一棒打杀喂狗吃, 而图天下太平。但诸佛悲心痛切, 不怕背黑锅, 不畏打杀, 还是浩浩而来, 为众生布施头目骨髓, 从无开口处, 权说十二分教; 向无下手处, 建立八万四千法门, 亦不过欲吾人觉醒迷梦, 就路还家, 恢复本来面目而已。其用心亦良苦矣!
( s7 d' y- [1 J1 i& q) X+ I* A    假如吾人经此详明叙述, 还是咬不准, 不敢肯定“自心即佛”; 甚或不解穿衣吃饭便是神通妙用, 另著神奇玄妙者, 非但要勤苦念佛参禅, 还要更好虔修密法, 以资从定开慧, 契悟本来, 方能进而保任除习, 归家稳坐, 了脱生死。切不可盲目地侈谈无修、无得、无证, 而致贻误终身, 殃及后世! 更不要畏难不前, 坐失良机。/ g( Y* I) O( G0 G
    所谓神通变化, 实亦寻常, 以系本性所具之妙用, 非从外来, 只以平常为妄想所障而不显, 今一旦妄尽显发, 以少见故而多怪, 以为神妙不可测! 其实人人本具, 人人都能, 犹如穿衣吃饭一样, 人人都会, 有何奇特? 古德谓堕入三恶道, 即是堕入四圣, 十法界同是一样神通变化, 有何可贵, 有何奇怪! 而且一著稀奇古怪, 即入魔道, 是又不可不慎也。
& @, g- s3 }% ?3 q/ x+ j. G- B& |    至于做无念功夫, 切不可压念不起, 而须念起不随不攀缘, 不住境相。人非木石, 何能无念! 成佛乃是大机大用, 活泼玲珑的觉者, 更何能不起心念! 故《圆觉经》教导我们: “居一切时, 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金刚经》则云: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大师救卧轮灭心偈亦云: “惠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么长! ”故我人但时时心空, 于一切事物无取无舍, 不动情想, 尽管应缘接物, 不见有心起应, 事完之后, 更渺无用心痕迹。所以终日动而未尝动, 镇日起念而一念未起。懒融禅师无心颂云: “恰恰用心时, 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 常用恰恰无。”诚乃最好之无心写照也。
4 B7 f4 F+ @1 I# v% j    复次, 做无念功夫, 也不是把前念断、后念未起的真空无念时间逐渐延长为进步, 譬如今日无念只一分钟, 慢慢延长为五分钟、十分钟, 乃至一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为成功。须知无念是活泼泼的, 不是呆板如木石一块。僧问赵州: 如何是无念? 州云: 急水上打球子! 后人下语云: 念念不停留! 所谓无念不是一念不生为无念, 而是随起随息, 无丝毫住相痕迹。故如上所述, 正起念应缘时, 亦不见念起, 既无起又焉有灭? 无生灭, 故云无念。于不应缘接物时, 虽一念不生, 也只如虎尾春冰, 遇缘即起, 非如木石死寂无知也。
, r& R. W  }+ j7 A  o! Q$ L    或问: 今日如是详细阐述, 亦深信一念不生时空寂之灵知, 即我人真性。但如何宗下公案仍不能一一透脱?
# u5 w2 _5 k& V4 @1 v3 b6 b    答曰: 宗下公案, 亦无甚奇特, 只不过考试学人能否不上当, 不被境夺; 能否不立见, 不被语句骗住; 能否不落断灭, 机用裕如而已。学者只须识得根本后, 保任绵密, 般若自然日渐开发, 慧光自然日渐浑圆, 不愁不解这些说话。所谓: “但得本, 不愁末; 只怕不成佛, 不愁佛不解语! ”宗下的言句不是故立奇特, 玩弄玄虚, 而是借以考验学者机之利钝, 用以观察平日之证入与照顾本来之力量而已。故吾人只要平日锻炼功深, 心若太虚, 不上它机境的当, 时时处处心空无住, 应机自然敏捷。任何言句、公案, 寓目即知其落处。如沩山灵佑禅师示众云: “老僧百年后, 在山下施主家投一头水牯牛, 右胁注明‘伪山僧某甲’, 唤我沩山僧, 却是水牯牛, 唤我水牯牛, 又是沩山僧, 唤我作什么? ”这就是以水牯牛和沩山僧二名相换你眼光, 看你上当不上当。你如心不空净, 在名相上作活计, 一定被他“牛”和“僧”骗住, 在名相上立见解, 那就上了它机境的当! 故须用脱卸法, 离开“牛”与“僧”下语方有出身之路。盖所谓僧也牛也, 俱不过一时的假相假名, 从真性说来, 哪里有牛与僧, 故从真处著眼, 一物不立, 即透出重围。当时沩山会上无人作答, 后有一位老宿答得很好。他说: “师无异名! ”他虽不说名而不离名; 既说本来无名, 而又可以任意取名; 既不著僧与牛, 又不离僧与牛, 既透出名相, 显示真如, 而真如又不离这些名相而别有。确是双关妙语! 但而今我们也可不让古人专美于前, 另下一语, 以酬古人。以本性妙用无边, 尽可横拈竖弄, 任意描绘, 正不必局于一格也。上答是从体立言, 我们现在不妨改从用下语: “闲名从来满五湖! ”诸仁还会么? 且道与上语是同是别?
* w# w+ R; C" X6 Z$ d  [    又如高峰禅师问学人: “大修心人为甚不守毗尼? ”也是考验学人是否不为名相所拘。同样也只要以脱卸法答他: “为伊不识好恶! ”因佛性清净无染、一丝不挂、无善无恶, 有什么戒不戒、慧不慧? ! 说戒、说定、说慧, 都是好肉上挖疮, 徒自苦辛!
! T3 _+ \2 G& I' d5 G' V' G    复次, 即或口头圆滑, 下语玄妙, 也须仔细勘过, 方知是否真悟。因有些禅和子或从书本上看得几则公案, 或从他人口边听来些许转语, 窃为己有, 播弄唇舌, 偶而合得一句合头语, 便认为他已经开悟, 那就大错特错了!
& G. E, K1 X7 ?5 }' m3 o% D    如雪峰义存禅师上堂示众曰: “要说这件事有如古镜相似, 胡来胡现, 汉来汉现。”玄沙出问云: “忽遇镜子来时如何? ”师云: “胡汉俱隐! ”沙云: “和尚脚跟不点地! ”是不肯雪峰也。最近有一位参禅者说: “何不答他: ‘打破镜来相见! ’”语亦甚妙。但须勘他是否有真实见地, 余乃追问曰: “镜子打破作么生相见? ”彼即语塞, 不能置答。可见这些合头语, 不是从自己胸襟中流露出来, 而是道听途说从外得来。归宗禅师所谓: 蛤蟆禅, 只跳得一跳。古德谓: “一句合头语, 万世系驴橛! ”可不惧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2-23 19:13 , Processed in 0.05548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