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8-7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成立于1902年。山西大学堂和较早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是我国最早开办的三所近代国立大学。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有系统的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较早尝试,奠定了山西高等工科教育的基础。1912年,山西大学堂更名为山西大学校,西学专斋称为工科,1931年山西大学校更名为山西大学,其工科部分称为山西大学工学院。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山西大学建制,其工学院独立建院定名为太原工学院,在1954年至1958年期间隶属于中央高教部。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58年山西矿业学院成立,隶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5 q# l# i5 p4 V. }, _3 u$ I) D! ~& I
6 \' h# m$ Z5 v( ], S/ B- H$ p5 g" s
在山西省和原煤炭部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3月17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太原工业大学和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学校以一级学科组建学院,优化重组,拆“庙”裁“官”,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实质性合并,成为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之一。
9 X% u' V% V& i9 R“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经国务院批准,自1995年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并开始实施。
4 a) ^$ W6 m* M( e6 l3 s4 Y2 T. a, |# g$ y% S g# V8 A! x
太原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100所院校之一,我校“211工程”建设项目1998年在国家立项,建设期限为1998年至2002年。2001年9月,全面、高质量、提前实现和完成了各项建设目标和任务,通过了国家验收,二期建设工程也已通过专家论证,正式启动。学校通过“211工程”建设,学科学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整体办学实力大为增强,太原理工大学已成为山西省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 x/ }9 T2 j6 P6 [& V7 }, w# U4 B- }
# Q$ q. T1 T* A; @5 x' j机械工程学院
( _2 ~2 u+ x b1 d
' H3 c* b& j# W) Y: r" A, ~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标志着国家的工业水平。
6 V6 t3 n3 T2 Q+ r0 P8 w+ b, O$ d, i# e0 H" q3 A$ t* H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210余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的教师近45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几乎都具有硕士学位。全院在校本专科生1700余人,在读工学硕士研究生130余人,工程硕士研究生106人。
1 D) ?7 R& N A4 Y8 }* ]9 a. ^1 |9 |/ Q8 x/ P; Z
机械工程学院现由两系、一部、三所和一中心组成。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4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还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
$ p5 ]# J1 @# H; x | G
6 b- y* x$ Q4 ?9 F3 }4 e3 Z
; Y* s. Y0 `: z4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 ?) x) p4 ]0 x1 i
) k& f+ Z. G3 j, A4 f# J 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在地方理工科院校材料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学院设有材料科学系、冶金工程系、材料加工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焊接研究所和山西省新材料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四系一所一中心;有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材料化学7个专业。学院有专职教师89名,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占50%,有教授12名,副教授26名。材料加工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学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承担着国家、山西省等有关部门的十多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课题,其中国际技术合作项目3项。将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知识贡献,提供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 k9 e% w3 p3 C0 A
! p& y! z! `+ Y7 l' C4 f ?2 G% e) L$ }; L0 e J/ w4 j" x3 Q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n# L7 Z8 s( M+ t* ?9 G8 y
% Y# m% r8 \1 C. P3 m. E( z3 N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有教师11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5人,高级工程师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80%。学院下设:电机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电工基础教学部、电气实验中心。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两个专业,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省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机与电器一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有雄厚的办学基础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承担着多项各级各类科学研究项目,直接服务于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电机电器制造工业以及锅炉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p' R4 p+ {+ F8 {
7 K# N L7 p) X0 a( O 学院有稳定的教学实验基地,可为学生提供学习必须的训练场所。学院以电气实验中心为依托,提供开放型实验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并设有“电机工程教育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1 N, G6 a- f c+ @8 q
4 ^& Z/ q9 j3 Z7 N# L5 T7 U) L+ |+ ?, b9 {6 E4 A5 @$ W; ^1 s
信息工程学院& V2 A2 s+ \6 Z0 \1 [; n) Z, Y
' @& g" m7 X) ]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98年7月,由原太原工业大学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原山西矿业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 (部分)、计算机工程系合并而成。2004年8月学校进行机构改革,由自动化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组成新的信息工程学院。! i6 o4 r$ c$ V1 p( }$ G, c" |/ t
学院现设两系一中心,即自动化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和实验技 术中心。学院现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m! Y! P4 H6 C( h
学院设有 l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电路与系统;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其中电路与系统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校重点学科;同时具有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领域、电子信息工程。目前在校本科学生2540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63人。; z% c9 m4 j1 s6 f2 V9 _# C
学院在以上领域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为社会培养着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等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共计117人,其中教师75人,实验教辅人员28人,教授占16%,副教授占41%,讲师占33%,高工占21%,具有博士学位者占3.4%,硕士以上学历者占47%。承担着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其中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级项目31项,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教学研究方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 u& A8 b Z6 }9 }& R
8 f7 j5 [: k+ N4 a' F2 L; \- i: \
* T% \+ G5 A; W8 D3 l$ V1 `4 E6 E: m7 Z- {6 y$ A
5 K6 n& _! n _8 p5 a'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0 i/ M i" C# x. s) w/ O
: B# s: i1 y/ I$ U6 i
9 v# x) s+ k0 M r' b2 E, R. l- q
4 ]+ @* ~6 E3 r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 q4 V/ B) g- Z) B$ a" u# G
* J( b/ _# V4 r- v. P2 ^
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57名,拥有国家一级实验室和省内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学院下设建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4个系。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8个专业。有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农业工程5个国家一级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筑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环境科学9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属省级重点学科。
* y9 d; C' ]; {" F
' a, Z- p5 D* I! `1 j+ S4 \; ^# Q
/ @2 J! `4 y) ^: \9 u' t, Q
1 f9 U; ?3 S5 t: T" f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5 R( d" ^# [$ X$ j
" r, B# x* b# u# h; w- F8 i9 r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设有化学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应用化学4个系和1个基础化学部;有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和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5个专业;基础化学、化工基础实验2个中心和精细化工、煤化工2个研究所,共同组成了实力很强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有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化学工艺国家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及省级化学工艺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6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24名,具有博士学位32名,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化学化工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国内外培养的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 ^& L1 O. O0 \1 h' u
! @/ V. `3 B9 \3 l) J
3 X3 [9 n/ j+ B( @5 J. |& w& w9 }# E. u" J6 c( m; L
矿业工程学院; b2 r- v1 [0 V. W
( ]5 i& p: D& X0 I3 w7 j; z
矿业工程学院设有四个系、七个专业。全院教职工148名,教师110名,党政管理人员15人,教学辅助人员23人。教师中有教授20名,副教授45名,中级职称60名。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2人。有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力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矿业工程、地质工程两个工程硕士研究领域。
$ X& f! m' z$ q6 O
7 f. e# ^- b+ c+ J" C学院拥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现承担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省、部级基金项目三十余项。具有地质矿产资源勘探、矿山设计和技术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选矿加工等综合服务的能力,为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 e( f" w' u, c C/ e6 m' o' ~! w, v
) e- g) N! @# u- O& L, E: v: K: W* ], |' h/ s1 v
经济管理学院
- z2 b$ [' I$ Y. g
( i; F9 v" N% Q% o# z7 p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经济贸易、会计、管理三个系,设有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本科专业,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设置紧密结合能源基地建设需要,具有鲜明的地方和行业特色。学院现有教职工9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近1100人。 ( g5 W! `. n! D W3 g' w1 n
. E5 E/ y( L% ]" ?经管院团委
0 F9 Z; D* M: S5 w/ @( G7 [4 n3 `. \: P" {; V& i6 b) E) |7 j
/ E% p$ w) U8 _. d) s# T' B! f* q' J1 H/ o- u$ _0 ^" v
文学院- |+ B: A) @) C) P: h
& ]3 e+ K2 i' [/ t0 U. Z. z2 e5 k文学院现有教职工29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4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125名,工程师10名。设有英语、法学、体育3个系,法学、英语体育教育和行政管理4个专业,1个文学艺术教研部,承担着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础公共课及英语、法学二学位的教学任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和法学专业招收双学位学生。目前在校生1190名。* L4 i4 r- ^' Q8 ~4 x
+ ^# g" [- {2 Q9 p2 d, @, n3 S9 ^3 k5 X! j5 [$ \! W
8 x3 Q/ X' {& M; ^! v/ k
理学院% P( \# E# | i
; F& @( o, [4 U2 [4 H
理学院现设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应用物理系、工程力学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物理实验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三系一部三中心。 学院现有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工程力学四个本科专业。有应用数学、物理电子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四个硕士学位点。学院共有教职工210人,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60名,高级工程师10名,讲师35名,工程师10名,在校硕士、本科生共计679名。 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约占全校教学总学时的1/5,在学校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t/ h6 w# v5 |. ]$ k$ ?5 F7 Q. D! O3 H7 T/ X0 E$ q$ f8 j/ d, U, A4 c
0 \8 ^2 z0 d; e1 }
- y) k, S# L. b# ?( G
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5 S3 b) d/ B8 x* i) T7 H% i3 N9 e. l" v
0 a% q! Q a6 W5 ?6 B 学院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专职教师126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45人,讲师60人。下设轻纺工程、艺术设计、信息管理三个系,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绘画和摄影5个专业。是山西省培养轻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类本科人才的唯一院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前景。学院将成为山西省轻工、纺织、服装、工艺美术等学科的产、学、研; N* ?8 C7 `) N2 ?! M, A
. d9 ]2 A. j& n
现代科技学院
! _# m: h' _/ h: `9 e1 [# w( ^" @' g# d/ {- D
成人教育学院 8 {0 N6 k( \8 {. N; \ R
2 u. X1 c% e, f% C
太原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座落在学校柏林校区,从50年代开展成人教育至今日已走过50年历程,目前已颇具规模:具有函授、夜大、脱产三种办学形式;开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工商管理、法学等三十多个本、专科专业均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主导学科专业;有专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本科三个办学层次。建立的太原、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晋城、运城、离石、忻州、晋中、古交、侯马、汾西、潞安、霍州、平朔和包头、准格尔、烟台等七十多个函授站点,遍布全省各地市及内蒙、山东等地,在校生15000余人。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