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8-8 14: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中医学院简介6 D: N* J$ F0 Q, v; ]# p+ a
W3 p! N7 K' q% q: A ~" d1 _
山西中医学院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针推、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中医护理人才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中心,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山西分中心。学院1989年正式挂牌成立,1999年通过原国家教委合格评估,是全国最年轻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太原市汾河西畔,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7 M; I O9 v: _6 t5 l, `
6 {( C$ a' @( P7 a8 s
学院现有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07人,其中半数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学院设有中医一系、中医二系、针推系、基础部、社科部、中药系、护理系、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国际教育中心、中西医临床筹备组、实验管理中心、体育部、研究生部等15个教学单位,6个研究所,39个教研室,9个综合实验室。有3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是硕士授予单位,是山西省唯一的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专科专病”为特色,正在积极创建“三甲”;第三附属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以新九针疗法享誉全国。学院图书馆藏书22万册,是山西省中医药信息中心。+ q$ l% F+ {( O7 _0 d. z
$ v$ z2 @' H( l5 A
近年来,学院持续加大教学投入,教学经费逐年增加。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实验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一批先进教学设施,使教学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学院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建成13个本专科专业和方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应届毕业生考研率已连续五年名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超过40%。建院15年来,已先后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数千名合格中医药高级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我院已成为以本科教学为主,兼有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摇篮。" f6 Y% R4 R& f; |
' F' l) e( p s# {5 r: N! E0 `3 o% J
学院始终秉承“求真”校训精神,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宽基础、厚临床、高素质、强能力的实用型高级中医药人才,主动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年我院将继续全面实施“按类招生,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教学改革,即:按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中药学)、护(中医学高级护理方向)三类进行招生。在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两个专业,前三学年执行同一教学计划,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从第四学年起,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志向再具体划分专业,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合格人才。通过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强化了专业方向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0 z& ~9 t3 P# ~8 _# O& l W
/ o" H* V. V, r$ U- R学院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科研力量。“九五”以来,共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600余篇,出版论著近200部,编写成人高等教育教材31部,参编或主编国家统编本科教材18部。有82项课题中标,被列入省部级科技项目计划。2001年我院“中药保鲜饮片”课题得到国家计委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专项立项,获调产扶持资金1050万元;2002年有四项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2003年又有两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标志着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H2 J5 Q2 y, G- ?1 c. E
( ?. i, [7 K. P4 p' V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学院受国家经贸委委托,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国际针灸培训班”,得到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数百余名外国学者以及国家经贸委的高度评价。为了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学院每年选送学生赴日本进修,并开办了对外留学生教育。' Z K* o0 x; V3 J) R% w, ~$ K: K
8 X a. ]' x3 H+ q* P
祖国医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更加渴望与大自然和谐的相处,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兴起了“中医热”、“中药热”和“针灸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既是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医药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中医学院将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攀登医学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谱写新的篇章。% b6 c3 y! |# \+ [" m4 f/ \# E& g2 D
专业介绍. e! g3 W0 o9 m% E, u% p0 F+ ?# [
* }" `1 I& a& T* y: U1、 中医系4 N D3 R p) m4 y2 N
: w) W+ t) n5 o( O4 v0 k( t; Q- L
① 中医学专业2 O6 j4 T+ s) A. M+ ^
$ E5 Y6 w0 e8 }1 K& f( L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d4 H' \, `) W: y( r5 P, u7 {
4 O5 v9 U9 t1 T# k: uB、专业要求:学制五年。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和准确的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对一些常见急重症进行处理,能顺利阅读中医药古代文献,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n, J2 e/ V' @
# O$ ]& n. N+ v& ?& ?! `9 F! P! `C、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
5 i/ E5 }2 t k' f
/ n. d. o& G# }% k7 VD、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瘟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生化、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总论。7 K+ z* _/ N8 |8 ~" K n5 w
. B0 k3 f# V. E+ l
E、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考取全国各中医药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医基础及临床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研究生。3 ^# s+ g5 x9 A- T) u
5 y6 L7 |! p2 J- p) N" f
②中医学专业(医学英语方向)
: F- i" K, e9 N# R* ?: } J
& N6 x" W1 J& N7 T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各级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能从事对外医学交流、中医临床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4 F7 I- L! l c) [4 F; l9 B0 g1 w9 e3 ~
B、专业要求:学制五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英语知识,在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临床诊疗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具备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医学交流,表达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4 x/ Q+ _- Z0 c# m; q
+ M1 `; J W; x: w/ u) \' o+ l/ l
C、主干学科: 公共英语及专业英语学科、中医基础及临床学科。2 z8 \7 ~0 v+ G1 T+ W
/ Q- D% {& ~1 V/ ^( C aD、主要课程:中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生化、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和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等。. X' X/ d- d3 l7 G0 |8 N& Y
4 R, t8 N7 g- O
E、学生继续深造方向:考取全国各中医药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医基础及临床研究生。 ! U' L7 x) a/ x6 D3 X$ Z k- i( {
) e; d9 e1 X7 ^& |3 X9 b; R5 b$ N8 h4 z
③中医学专业(医药信息管理方向)+ Y, R6 ?5 _0 F: j( @1 Z7 a
: n2 G+ }) ~2 U A( I
A、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坚实的中医学专业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进行医药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能胜任本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
H2 A+ l0 n; e3 ?. `# s" u# r' ~, p
B、专业要求:学制五年。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顺利阅读中医药古代文献,掌握一门外国语。
4 d( a! k# y' S; I2 `8 i$ ]3 S2 Y0 g+ v5 K! t# S @. q
C、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学科。
: b1 L- O' Z( }) ?, @
1 y0 X0 A; V5 n; P' lD、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计算机网络、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信息管理学、管理学原理。& D# b1 W7 U- y- S& w2 H K% a$ F
) i, b5 A5 a& t, w. D" iE、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考取全国各中医药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医基础及临床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研究生;可以到政府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各医药企业、金融、保险行业、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各类信息机构从事医学信息传播、管理、分析、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8 b: S* l( Q& D' N. J5 ^/ @" x) y: } {
④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i- z6 b/ u6 Z- E
$ H3 m0 N6 }4 a+ s! m; W) E1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医院等部门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 }' T! l$ S R. m6 r# O* s8 f
% h8 `' t- w, Z1 [
B、专业要求:学制五年。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掌握较为全面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的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和现代医学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和预防治。能顺利阅读中医药古代文献,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5 P; i1 q6 w( p# R" g5 p- d
8 t3 r$ j% ?% m, A. b" V0 i( Z& iC、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西医基础医学、西医临床医学。+ G6 L; a# T* q# {2 {0 S# ]
D、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妇科学、中西医儿科学、中西医五官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生化、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 U6 ^1 ^2 \7 F0 Q/ ~* t6 I
: E. n4 W: e& _0 o3 K+ s) \E、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考取全国各高等医药院校及科研单位中医基础及临床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研究生。
# A! T' o2 M% x! r
: j7 }7 G( [+ j" g" N2、针灸推拿系- z- _) P; M+ M! x' x K
, a* k+ L) c3 h! ^8 y针灸推拿学专业:
, O7 T, K. f7 X9 b, U
& m3 w2 H" ~/ W& T KA、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有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现代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针灸推拿的特长。能在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 s) X) F/ ]7 h O1 b
5 E& k+ S$ `! _' F8 {. ^) j
B、专业要求:学制五年.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针灸推拿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和准确的运用四诊八纲、针灸推拿和方药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对一些常见急重症进行处理。能顺利阅读中医药古代文献,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 L M/ `6 J+ u7 X$ Z$ F: \ `4 T- H9 R& A" K) F) W( @# K
C、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学。
% ^+ q$ j9 [: ]
: W4 y* ~6 _* N1 k+ j4 Q5 y' c$ GD、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针灸医籍选、经络腧穴学、针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总论。
7 f- l3 Y7 D7 n, ~! j7 I5 j9 X% G; k# w: e, z1 t
E、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全国各中医药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可考取中医基础及临床研究生、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研究生。6 E' @* X" W% N
) |7 |3 n/ t2 D; \+ D& [3 Q
3、中药系
8 S9 ?" G9 s* R1 d* P. T9 D; y. U6 L
中药学专业
, [2 _0 i' e; |, L4 V( ~" p% h. G/ ~% G2 t" e
A、培养目标:中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W+ `1 c3 | ], m2 Z
8 E# X C7 C, S; t* X' vB、专业要求:学制四年。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药鉴定、质量检查、制剂设备、炮制加工、药品营销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事中药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检测、科研和管理;能顺利阅读中医药古代文献,初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学习并掌握一门外国语,借助词典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为发展中药学和学术交流打下良好基础。1 `# F* E3 [- f0 _, u4 P) Z# {; C; ]
; U, F% a( f+ `& N5 T: ~- m' w9 AC、主干学科: 中药学科、中医学科。8 t% }; [% _ D) n1 e8 W
; Z: `) C6 G; |% i) iD、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计算机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物理学、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拉丁语、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事管理学、专业英语、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4 u8 y! K" @; u, G) p! \; {6 Q: V/ b+ l' ?& G% K+ p
E、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考取全国各高等医药院校及科研单位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研究生。中药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以从事中药制药、药品检验、药政管理、药品经营、新药开发、中药教学和科研工作。
( M1 T( V" {' Y4 q5 Q, @% O
% g- K6 o* E; \2 z8 x" p" r& O在当今“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及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中药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出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国际的重视和青睐,中药不仅在我国医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且进军国际市场也有着广阔的前景,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中药专业的人才就业前景相当广阔。4 d6 n3 D& \" V) f& o$ K
" J1 @/ Q2 W$ c2 n
4、护理系
4 X3 Z& v/ C! @& F6 y! l3 w7 G# J# h, Q3 a- ? V
中医学专业(高级护理方向)
9 R- r7 w/ [" U# A2 f, B) @- {1 S
! \8 S6 }3 l; T' b" G' r0 h" ~, e4 e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医院等部门从事中西医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2 t( g3 Q% x2 G0 _: n9 q2 h1 N/ P8 p6 k! z
B、专业要求:学制四年。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中西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临床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能顺利阅读中医药古代文献,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 j; [2 u4 X4 z, o
0 ?2 W8 j& }% c3 _' ^( sC、主干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中西医护理学科。
0 ?) [* |7 C* N9 h2 C, Y$ j* c+ I; n# B# j6 ~
D、主要课程: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中西医临床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心理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护理学,社区护理以及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营养学,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按摩学,老年护理学,临终关怀等课程。, S: Y& r' D0 f% T/ @
% Z! l6 d& q8 i/ D3 O8 C
E、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考取全国各高等医药院校及科研单位中西医基础及临床护理研究生。
( z. w% L, c! J5 r) j' k; R/ |
# ~8 s/ }, t+ `- f! Z护理专业学生在国内将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在经过涉外培训合格者将有机会走出国门,成为高素质的国际新型护理人才。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