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楼主: 小闹钟

根本修持心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1 14: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14: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7: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xujunhuangxu 发表于 2011-12-11 14:45 0 c! X/ Q0 n) Z* t; s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 D4 _* D* s9 M% W8 D, a8 v, D/ a
你可以去找找《心经择隐》来看看,元音老人的著作都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7: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理财方法
* h; h! Q, C) O4 z1、长时积累
% g. a9 ]: v( x, n* w& o在《中阿含经》告诉我们:「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可见得,经营财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慢慢来很稳健。现在人都很贪快,不知道要道法自然,一切事情都会有他的一个周期,不可急于求成。自己的命运要靠长期的经营才能转变,如果有人梦想着今天做一点善事,明天就中到500万大奖,这是不可能的。现在股票市场人山人海,大家就看出来这样的人太多了。说实在的有几个搞股票是在投资?都是在投机而已。《太上感应篇》中说「故吉人語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可见行善得善报也要有一个过程,而往往人不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就是因为被这个过程给淘汰掉了。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勇于转变命运的志士,也相信这短短的几年可以有耐心等到。而实际上在每天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德行的这一个过程,本来不就是一种享受吗?为什么就只是想明天的成就,不去尝试体会一下今天的快乐呢?, o. I) m: R0 V& s% O
2、财富分配
- `! N- N7 W% J; M《优婆塞戒经》中说:“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这是说我们所得到的财富应平均分成四份,一份做为自己和家亲的生活开消,二份用在生产经营中去,最后留下一份储存和捐献布施出去。这种分法比较适合商人,普通赚工资的就要变通一下,我们要掌握佛经中所说的纲领。纲领是自己所得到的财富必需先处理自己生活的必需品。注意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处理完必需品后,因我们有固定的工作不用在投入,所以处理人际交系往来就算做生产经营,处理完前面两部份后,在剩下来的就是结余,这部可以用于捐献、存储、或自己随意进行处理。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情况不同,这三部分分配的多少可根具自体情况来调整。总纲领就是钱不能过激的用在一种行为上,要全面良性使用。
; r# [5 N% B) o. u8 l3、财富所用
6 [% O4 O6 d2 l3 {/ o家父常根末学说,赚钱重要,花钱比赚钱还要重要。而且长长警觉末学,你赚那么多钱的目的是什么呢?说实话哪个人不想生活过的优厚一点呢?不想在朋友面前有一点面子呢?可静下心来一想,如果是为了享受生活,或者为了虚名面子。赚那么多钱还有意义吗?我们来看“财”这个字左面一个“贝”这代表钱。右面是一个“才”这个字代表才德,也就是德能,这就是告诉我们钱要应用在与德相应的地方才叫财,不然就只是发着铜臭的钱了。《孟子》中说:“独乐乐,与重乐乐”可见得财富真正的价值是让大家分享。施比受更快乐,懂得与人分享的人每天都生活在幸福当中。而每天心中都瞄着只想得到自己的人,生活在优虑患得患失当中。我想每个人都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既然如此,为何不学习范蠡那种与重乐乐的心境呢。实在讲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全世界饥饿人口已经超过十亿了。而我们虽然贫穷还不至于饥饿,还有什么贪求呢。还记得二战结束美国有一家公司倒掉,公司老板只剩下两万元,感觉他的一生全完了,他一无所有了,于是去跳河自杀。被一个农夫救下,农夫就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商人说我破产了,就只剩下两万块了。那个农夫很惊讶的说两万块已经很多了,我一生能有两万块就很满足了。可见钱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只有知道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贵的人,不知足永远生活在烦恼中,我们改造人生命运的过程也是一样,每天努力提高自己,抱住财富积累的原则,得财富是必然的,不必担心。不必每天去妄想去奢求,要知道欲是深渊其深无底。我生命中财富来的多,就多多做利于社会利于大众的事情。众所周知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经营一生企业最后退休捐出580亿美元做慈善事业,第二富巴菲特先生也将自己一生大部份积蓄400多亿美元献于慈善事业,而中国首富李嘉诚每年也捐大量的善款出来,可见这些人的财富决不是只有前生种过好因,也必定根今生个人行持有很大的关系。钱来的少也不错,可以自己一个人清闲自在。向庞居士将自己家的财宝装满一船,划到江中央,打个洞沉下去,有人问他你既然不要这些了,为什么不捐出来做一点好事呢?庞居士说:“好事不如无事”细想来还是无事一身清,这个生活自在。可见得财富在内心不在外面,有的外表看来很富有实际贫穷的就只剩下钱了。我们可决不要做这样的人啊!最后敬祝:大家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尽此报身同生西方莲邦。阿弥陀佛!
$ t# v' m! I: h, t; @+ s
0 x  {  u* l# `4 `        瑞相:临终人如有信愿必定往生
! i* E/ k9 V. P3 x) {        在助念过程中,老人有的时候都断了气了,突然又活过来了。事实上,老人往生的信愿是有的,她在身体好一点的时候就会把床头的阿弥陀佛像扯过来看,别人劝她往生,她也不停的点头。这样几天后,还是如此,组长谭师兄认为老人可能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赶紧找其家属详细询问,然后跟临终老人商量,让她放下来,老人一一点头。就在这一天凌晨,老人在佛号声中往生而去。面容安详,宛如睡眠。助念组成员坚决执行不许搬动尸体的原则,绝不触碰,24小时内也不许去探头顶热气。按照印祖开示,只要一心念佛,作简单开示,临终人如有信愿必定往生。* c, Y2 Z2 ^8 m5 p7 \) |
        老人往生后,组长马上通知联络员恢复上规模的助念。在这过程中,老人面部一直保持安详原样,没有变化。有的志愿者说不妙呀,但是负责人说没有什么不妙的,不要执著所谓瑞相,只要有信愿必定往生,没有信愿再多瑞相也没有用,更何况她的面容死的时候就非常安详,如果要有变化,就只能变得不安详了,这位菩萨很有可能在断气的一刻就往生了。" B( G- ~+ s: T$ c3 s) K* V" a, [
        在整个过程中,志愿者按照章程不吃家属一口饭,不拿一分钱,确定往生后立刻撤离,不得参加葬礼,以维护佛教良好形象。
" [' c# i4 ?, i: c& w" X6 d6 Q, u5 H1 W$ Y        后来经人讲,下午给老菩萨换衣服的时候非常顺利,关节柔软。这真是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笔者写到这里也是眼泛泪珠,“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得佛授记之后,愿度一切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7: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娑婆世界佛号声中安详舍报,极乐净土信愿行里莲花化生。在东林慈善上海联络处助念组的佛号声中,一位九十多岁、二十多天没有进食的老阿婆安详往生了。24小时后,探其头顶仍有余热,再抚其身体,十分柔软,再加上阿婆本来就安详的面容以及她自身的信愿。根据经典,应该是往生了。助念组这才决定停止为期将近10天的助念,回向结束。
/ O2 j( ^% |, I0 b( V% [$ g        回首助念过程,志愿者们的接力佛号从来没有断过,当确定往生之后,有的志愿者像小孩一样跳起来了,或者互相拥抱,互致祝贺,助念功德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回首助念过程,志愿者们也深知,这是如理如法助念的结果,来之不易,需要继续发扬光大。4 h, [8 L- P$ h, b* C5 ]

, c$ Z; w. `; E7 U* m        缘起:寻找如理如法的助念团. w$ ]" s: Z& U8 Q; j
        东林慈善功德会上海联络处助念组一直强调如理如法,不弄玄虚、不搞迷信、不搞形象工程,并且就此专门召开了整顿会议。会议刚过,我们的志愿者就接到一个助念电话。等志愿者赶到求助者家里的时候,才了解到临终人顾老太太还活着,但是已经20多天没有进食,无病,只是年已九十多岁,这个躯壳已经老化,即将舍报而去。  l5 u# @' H" J, a. L; U: v$ C* \- S
        家属已经为她请了几拨助念团,但是最终又被劝走。原来有的助念团非要临终人盘起腿来,这对顾老太太无异于摧残;而有的助念团喜欢一会念咒一会仪式,看起来像是在做戏。家属素来信奉佛法,因此,非常希望能请到一个如理如法的助念团。/ T% c+ r  i& w1 b. a
        “如理如法”这不正是我们最强调的么?我们强调的就是以佛菩萨和祖师的教言为唯一指导,尤其以对助念开示详尽完备的印光大师的《临终三大要》为直接指导著作。
1 m( ?1 e0 I, |2 W5 [2 v        志愿者简单介绍了我们助念组后,家属同意先助念几天,他们当然是想看看我们到底是怎样的助念组。志愿者马上向助念组组长谭师兄报告,谭师兄立刻赶到现场。( B5 E7 Y" S+ i* f1 ~

7 H4 x( ]/ e3 m9 M7 W4 ]6 {        考试: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出自佛言祖语+ {3 n/ W1 S$ d' T5 h
        在谭师兄带领下,两三个年纪较大的志愿者开始零零散散地助念起来,接受家属的“考试”。这样四天后,上海联络处的负责人到了助念现场,并全面介绍了助念组“佛菩萨祖师倡导的我们必须遵循,佛菩萨祖师反对的我们必须禁止”的指导思想:我们的一言一行,必须要有佛菩萨祖师的经典出处,否则坚决禁止。) c4 I6 Y# e3 S- x" v+ b
        经过几天的“考试”和负责人的介绍,家属终于在千挑万选后决定交由东林慈善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 o; S/ f5 c8 o, @4 S2 n7 x
! g; Z7 H; v5 w" ]  X        接力:排班助念不舍昼夜
6 B2 i2 B, {% H3 q& v* m/ ~. P        经过助念组共同观察后,认为老人可能在这几天要走,正式助念时机成熟,于是决定第二天下午开始排班助念。. c' A- V7 R; m$ [* `0 B" L
        首先,由组长打电话给助念组两位联络员,告诉助念决定、助念地址和附近公共交通,两位联络员分别向分管的助念组志愿者下发消息,然后根据志愿者自己可参加时间排定早中晚三班。4 U) S5 \" b# U- u5 u4 {4 X  e
        根据《临终三大要》助念时分三班,第一班出声念则二三班默持,如此依次,各念一个小时。但是这是整顿会议之后的第一次助念大家并不习惯,基本上还是混在一起念,只有在晚上的时候大家才会自觉按照三班规矩来念,因为剩下两班可以睡觉。让大家感动的是,我们的志愿者表现出高涨的积极性,尤其在最艰难的晚班,许多志愿者在第二天要上班的情况下照样来参加。由于采取了印祖正确的分班法,也能保证了志愿者一定的睡眠时间。! l5 A8 T0 |( v. U: V, i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经过助念越来越精神了。虽然在联络员的安排下,志愿者有条不紊地在接班,保证正常的助念。但是我们的志愿者大部分是年轻人,都有工作,虽然晚班可发起菩提心以满腔的热情来参加,但是白天怎么办?晚上安排容易,白天难,这个现象也让大家很感动,这说明我们的志愿者是抱着宁可自己不休息也要把菩萨送往极乐的心情来助念的。. J- z8 o4 J! ~$ C  E$ ]
        正在为难之际,我们找到了大安法师的开示,终于找到答案了。我们立刻和家属商量,把助念组大队人马撤离,一天还分三班,每班两人,只作看护性助念,帮助临终人提起正念,晚班则有家属二人和人志愿者二人轮班。在咨询了有关专家之后,助念组做出了坚决不撤岗,要把二人一班的看护性助念进行到底的决定。; R! U& [0 J/ z- i# D0 i2 q
* O! f6 }0 F' d  }
        瑞相:临终人如有信愿必定往生
' _+ q0 S) B5 b# v        在助念过程中,老人有的时候都断了气了,突然又活过来了。事实上,老人往生的信愿是有的,她在身体好一点的时候就会把床头的阿弥陀佛像扯过来看,别人劝她往生,她也不停的点头。这样几天后,还是如此,组长谭师兄认为老人可能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赶紧找其家属详细询问,然后跟临终老人商量,让她放下来,老人一一点头。就在这一天凌晨,老人在佛号声中往生而去。面容安详,宛如睡眠。助念组成员坚决执行不许搬动尸体的原则,绝不触碰,24小时内也不许去探头顶热气。按照印祖开示,只要一心念佛,作简单开示,临终人如有信愿必定往生。& g: b) j# l& P
        老人往生后,组长马上通知联络员恢复上规模的助念。在这过程中,老人面部一直保持安详原样,没有变化。有的志愿者说不妙呀,但是负责人说没有什么不妙的,不要执著所谓瑞相,只要有信愿必定往生,没有信愿再多瑞相也没有用,更何况她的面容死的时候就非常安详,如果要有变化,就只能变得不安详了,这位菩萨很有可能在断气的一刻就往生了。
8 P2 p) H5 s, _: M        在整个过程中,志愿者按照章程不吃家属一口饭,不拿一分钱,确定往生后立刻撤离,不得参加葬礼,以维护佛教良好形象。
4 v8 c$ C( ]; ^        后来经人讲,下午给老菩萨换衣服的时候非常顺利,关节柔软。这真是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笔者写到这里也是眼泛泪珠,“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得佛授记之后,愿度一切众生。( b- v% K0 S/ S&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免除疾病痛苦的方法
( c9 ^# [! z7 O8 i) E0 k以佛法的因果来说:『杀生、吃肉,得到多病及短命的报应』。会生病是由杀生、吃肉而来的。从佛家讲因果报应的故事中,有一大部份都说:过去世因为杀了某人或某一类动物,牠的冤魂今生就附着在自己身上,在身上长一个肿瘤,或在身上产生一个疾病,一直都不能治的好。像类似这样的故事,多得数不清,由这些佛教的因果故事中,可以证明:『杀生、吃肉,确实是产生疾病的原因』。
6 \' x. Y/ E% B7 y$ _6 }) o
( Q4 x2 x- H) e) i5 B6 s) w) Z. H/ f6 b
* s) t+ ]( h6 ]+ W, e今生会多病的原因,就是过去生及今生,多杀生、吃肉而产生的,要自己不产生疾病,除了今生不再杀生、吃肉,来断除以后不再生病的原因。但是,过去生及今生杀生、吃肉,所害的这些物命,还是会来讨债让自己得病,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冤亲债主』。要避免这些『冤亲债主』,不来找自己的麻烦,佛家都是以超度的方法。
! A/ n, M" l, V, t 6 ?7 k' Z+ _/ @3 M
% \8 r: q% p% D( u8 I
佛家有一部不可思议的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专门来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只要自己念满108遍,无论是过去几生及今生,所有的『冤亲债主』都能超度圆满。但是念满108遍「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人,当生就不要再杀生、吃肉,不再造新殃,这样所念的108遍「地藏菩萨本愿经」,才能达到效果。" {5 ]7 Y" e/ U/ _5 l+ N& ^! z
* n9 N. C3 Y. H0 J

9 k$ W8 ^, d3 D4 r如果想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那今生在临命终前,最好先念108遍「地藏菩萨本愿经」,把自己『冤亲债主』都度脱圆满,到临命终时才不会再有『冤亲债主』,来阻碍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E+ _3 |8 \' ? + C/ ?) s8 }$ R, ?
6 D/ ^5 ?# a6 o+ p' y/ J+ R
如果是自己的父母亲长辈,长年卧病在床,自己不能念,不可思议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可以亲属后辈来代替读诵,但是七分之六的功德是读诵的人得到,疾病患者只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说的。# M. C. n0 W0 G  C
                                                               : Q# G# u+ z1 E3 R2 n, _
【正确认知】) R* B3 ~- o2 P+ S  c6 g5 z
就算自己身体健康,活到长命百岁,若今生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下一生,有隔阴之迷,还是要继续杀生、食肉。应当发出坚定愿力,往生西方及极乐世界,永远脱离这生死轮回的大痛苦,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 i( \. ~0 g/ _6 `
4 i5 \0 m) X# f: a0 p佛学入门(一)如何理解佛教(圣严法师)7 M) z" K* U% G8 l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4 Z9 V4 G) G3 J% ]6 f

- o3 R4 ^0 C$ h5 E* y: @: v5 {
8 v+ i: G- W. P& ^( W, b/ M  E3 _7 o8 S3 G+ K# M9 @
所以中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 q- g5 [) ]5 R6 t! b9 K

' p+ S" w; `. o4 ^# X- W/ K活着的时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是如此。 4 o9 {/ r, e' M6 e$ k# e7 a
9 G3 ~% L7 |) o. B- F8 K

) U/ w$ w1 S4 {/ B3 b( g这也难怪,纵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佛教于两汉之间,由西域传到中国以来,虽有不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为佛教的弘扬和实践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儒释道三家的优劣论争,尚在其次,而以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主张毁佛灭释的史实,也是历历可数。
( g' C* L- E6 ~! X/ B  O+ l- l) h9 z; O4 R# m; h8 \& L

  C+ }: Y& S9 w; z
" I" Z7 _; ^( g- A/ v8 G# d他们所据的理由是“尊王攘夷”,为了维护中国的国粹,就不得不打倒或消灭来自印度的佛教。这些知识分子,大多不先要求自己理解佛教,便竖起了灭佛的招牌,例如唐代的韩愈,便是典型人物。有些是先有了儒胜释劣的成见,再来阅读佛书,并进而采用佛理来充实他们的儒学思想,但仍抱着出主入奴的观念,排斥佛教,此如宋朝的朱熹,也是典型人物。/ M# H2 {8 r5 @5 m; D! C. ?7 Y
' R) w# n; Q. A2 p) x2 B) y

7 w" I! {$ p- b; q
0 ~; O+ Y, P" m此后所谓宋明的理学家,无不走着崇儒辟佛的思想路线,他们所持的理由,总以为佛教是出世遁世之学,儒家才是入世治世之学。道家则更有趣,排斥佛教,却又模仿佛经的形式,抄袭佛典的内容,编造成道教的经典。实则,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仅有方士而尚无道教,毋宁说中国的道教,是由佛教哺育而成的中国宗教;中国的儒学也由于佛教的滋润而开出了宋明理学的新境界。
  w+ H9 l+ n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谁是入世治世?谁是出世遁世?根本难以分辨。如说儒者治世,中国的政治,历代多以儒学为主,可是王朝的兴替治乱,始终都在变动之中,更可以说,近世中国之衰弱,便是整个中国文化所造成的,难道儒教没有责任吗?反而是佛教始终以在野的立场,尽化风易俗的义务,未尝有政治权力的野心,却从未逃避现实。假如说,佛教果真是消极避世的话,一般人信佛之后,便会脱离世俗,那么还有谁来向世俗的大众做宣化的工作呢?假如无人入世宣化佛的教法,佛教不唯不能传来中国,来了中国也无能深入民间而成为最普遍化的宗教。
) G5 }% i% i5 A当然,现代的知识分子,不会再以中国的儒家为正统而来排拒佛教;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只是这种思想已不合时代潮流,因为儒家本身也正遭受着各种角度的攻击,我们倒要反过来同情儒学的处境了。  t$ ~8 K& E" U2 S* i
$ W4 p8 Y- Z( u/ o# K# @
7 m/ d- y. @$ g6 S* l; I' y

: ^8 H! V+ k- M比如今天的世界潮流中,虽有很多欧美及日本的学者研究儒家思想,但其绝不会以儒家的儿孙自居,儒家所说的“道统”观念,在他们是无法承受的。至于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在信仰、在实践,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仅将佛教当作学术研究,却有着更多的人在研究佛教,也信仰佛教。
/ b- Z  E  S  _% [0 u 很久以来,最大的困难,乃是无法使得没有宗教需求的人接受佛法。  C# F5 P/ v( d" X
- H- p' ~6 I* }5 R- e$ [

3 a/ {1 C8 }3 z4 V2 q* t0 D8 y, z, ]. m' S1 Y5 N. n  U+ w5 [
不信宗教和反宗教,有三种原因,) Q$ p3 r, j: ~

& q  e# `' ]' N9 W5 d) f6 @
- h# w) m3 ~) h0 L1 S6 Z/ H
6 l) Q2 f& g4 f1 F$ t! o; j' M' H! R一种是他们觉得宗教的信仰,对于自己无关紧要,不反对他人信仰,自己则不希望信仰;像这一种人,或可能当其遭遇世事的打击、变故之时,在无可告援之际,会想到某一宗教的信仰,对自己可能有用,也可能终其一生,不会进入宗教之门。
7 m# D, B9 g0 `- F7 R% F' r0 ]; d* u  F& D
- F" g: O  U6 W# W, d1 j7 z
8 M2 J" }# I0 X* |* S
另有一种人对宗教抱有所谓“迷信”的成见,所以反对宗教;但当他们在求知的原则下,接触宗教的人士或阅读宗教的书物,经过一段审察的时间之后,就很可能改变反宗教的态度,如要他选择那一个宗教,作为终身的信仰,我可断定他们将是选择佛教,因为在所有的各宗教中,佛教在表面上虽也不无迷信的色彩,佛教的教义,却是最不迷信的。- a% I6 X4 M& t' s! h. C$ z) M
- `, n. l& [2 K
! f) ]% I! J+ J! k. [/ [

5 T2 Z0 Z+ ], u3 ^" {5 a3 b再说第三种人,乃是属于某种主义或思想的忠实信徒,他们对于宗教,打内心起,就存有极深的偏见,要他们不反宗教,甚至信仰宗教的可能性,纵然是有,也很渺茫。
% D7 n; w" k.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世间相的相反处,也是相成处;没有恶,显不出善,没有恶,也无需要善;宗教是为需要的人而存在,却是为了无宗教信仰的大众而产生宗教。
% M2 h9 h9 q2 T  T  I8 m2 Q4 A9 h( J
0 N% y- P1 I, e" d

8 }  w( k# k$ y! X7 {' F9 T有了反宗教的人,始能促使宗教精神的历练与升华;有了反对佛教的人,才能为佛教带来新生的机运,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立场看恶魔,恶魔乃是修持逆行的大菩萨化现。
$ j" h+ Y8 N. L3 @0 A* f
% {  O0 b' {2 f
$ k1 L. w& y2 E& F. C: ?, p
. p3 c0 S' n; M- d因此,在佛教的立场,唯有尽其在我地努力弘化,绝不憎恶外来的打击者与毁谤者。 4 o( p$ H7 {5 k1 _

) Y4 h4 \2 I" ?2 a( m上所说的三种所人,
, E( ^, Y8 B5 \2 m# h) v& x% n; f: i& f% @2 d

1 n* ]" b4 [/ D) R6 ?0 }/ R5 I
2 x3 u9 o9 A. Q* i9 L第一种人假如接受了宗教,那是不论什么宗教,都有可能成为他们信仰的对象;& Z, x4 B, l9 A6 ~- Y( P$ c
- [; M/ R5 }( t9 w/ j
第二种人如果接受宗教,必然是选择佛教;; \; m% y! l) |4 o/ {

/ g6 c7 e( H6 E) H! p" w0 y
8 A4 [% X$ o1 C3 D( v4 }9 T: L- f6 s1 Y6 Q* i
第三种人终身说不信宗教,佛教也不将他们视作恶魔。
# |9 W" ^* U0 Z9 f! \
* K. d4 \; G; \7 L % w& {) L" \2 j

" }$ R4 m) n& T但是,佛教徒们自己以恶魔的身分来摧毁佛法者,历史上不曾有过;因为若非大菩萨的化现,拥护佛教、修行佛以上法唯恐不及,岂敢破坏佛法!佛陀也曾再三叮咛:佛子爱护佛法,应当比爱护他自己的身命还重要。% Q0 @" z" a4 z% H$ u* r( R

1 h; ]. B5 n0 p* {* ?
5 c  a% p( F/ z5 N+ i. x& z% w# {! B1 x1 W& C
不过,已如前述,中国人之信仰佛教者,占的比数很多;真正理解佛教者,占的数目则很少了。原因是一般人所接触的通俗的佛教信仰,已经变为神佛混淆,甚至被贬为低级的或原始宗教的鬼神信仰;加上少数的知识分子,在文字上对佛教加以歪曲的描述。
1 Y) w" e& C5 P6 z
% z) I' ]- C1 ~: t/ e所以,纯正的佛教信仰是什么?虽已有着佛教的三藏教典,作过极多的解释工夫,然对现代的一般人而言,读通佛教的经论,固属不易,读完三藏教典,也没有必要。
. @8 \3 D  ?4 N# z, ^( u0 _- g6 C% s
4 ~' G' z( z" [; S7 R

) `, J3 T' Y' Q4 p* q因此,有许多人,希望以最经济的时间,即能理解佛教,对佛教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这种概要性的、通俗性的佛教着作,以前不是没有,唯其多局于中国佛教的宗派介绍,或仅就某一个观点介绍,或仅以某一阶层的人作为介绍的对象而着笔。
+ s6 u; ]& i# I+ t7 B+ M6 v1 E: h( G0 i  v# c
, k6 b! e1 g2 ]/ |7 n; k- ~

6 p  M$ ~4 A' A' E) E4 C那些书,当然都是值得阅读的文字,所感不足的是未作通盘性的介绍;因为,我们要理解佛教,最好从佛教之所以发生在印度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为始,然后认识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教团,以及教团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的传流与扩张。
+ l2 ]# B- P" p8 w8 _6 M1 H; D  m9 |6 Q5 w1 n
$ o$ k* r* J, \0 q/ {; I6 b0 X2 K
& z- s1 S. t& P( L& u
佛陀的教义,经过长时间的传述及注释,加上广阔面的繁衍及发扬,本质虽然未变,形态却因时、地、人物的不同而有了各式各样的表现;在这些形态之中,确有真正的佛教教义,不过也有不少是和真正的佛教并不相应的东西,我们应向读者承认这些事实,并指出这些事实。
$ h6 W- _' M' I) ]
  C( R5 p' E/ e7 A; \* I/ e9 o
- `! Q( \2 k0 {9 F# W" N  U
& {' a' p7 Y+ I* y以下,将根据近世佛教学界,所得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中学生即可看得懂的通俗笔法,写出十万字左右的一册书来,以提出问题和解答疑问的方式,将自印度开始的佛教教主、教理、教史、教仪等,作扼要和明确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4 1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文中,乃至受持一句者,其福德不可思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21: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xujunhuangxu 发表于 2011-12-14 19:15 $ @- Z/ f( w$ {- J
与其文中,乃至受持一句者,其福德不可思量
2 \5 }: _& C' i0 q; [
我就是明白很多佛法,可却没有受持,像满天繁星,看得见,摸不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25 10:28 , Processed in 0.06861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