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亲想”,就是见到年纪大的女人,将她当做自己的母亲想,比自己年长的当做自己的姐姐想,比自己小的当做自己的妹妹想,年幼的当做自己的女儿想。淫欲心就是很旺盛,也绝对不敢再母,姐,妹,女身边起不正的念头。看一切女人,都是我的母,姐,妹,女,则理智降伏了欲望,淫欲就没有地方产生了。8 R* E' w0 ?( ]0 b! L5 f+ w
) B8 H" e" v% y: K所谓“怨想”,既要这样想:见到美女,便起色心,就是这种色心,引我堕落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这样一想,则所谓的美丽娇媚者,其危害比盗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强百千倍。对于这样的极大怨家,还要恋恋不舍,难道不是迷惑到了顶点的人吗?1 x" T8 m/ N+ }9 m d" h
所谓“不净想”,既要这样观想:即使是美貌动人的女人,也只不过是外面一层薄皮罢了。如果揭去此皮,则不忍见了。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完全没有一物可让人爱,虽是人们被薄皮所蒙,就妄生爱怜。花瓶盛了粪,人们就不会玩赏它。今天这美人的薄皮,不异于花瓶,皮内所容,比粪更污秽,怎么能爱其外皮,却忘记了皮里的种种秽物而乱生妄想呢?如果不战战兢兢,保持警惕,痛除此习,则一见女人资质美丽,就爱箭入骨,以至不能自拔。平素尚且如此,死后想要不进入女腹,就不可能了。进入人女的腹还算可以,进入畜女的腹,那怎么办?一想到这里,心神惊怖。然而要想见境不起染心,就必须于未见境时,常作以上三种观想,则见境自然可以不随境转。否则即使不见境,意地里仍旧缠绵,终被淫欲习气所束缚。所以,一定要认真涤除恶业习气,才有自由往生净土的份。
居士在俗修真,随缘精进。执持一句弥陀,当做本命元辰;抱着“惭愧”二字,以为入圣阶梯。不厌其苦游遍圣地名山,记录游访事迹以开人耳目,确实可以说是为法忘躯的人了!但是以我的愚见,似乎可以止步休息了。如果还要广游,宜以神而不须以身。《弥陀》三经,《华严》一部,就可当作游访路程。安坐七宝池中,遍游华藏世界。神愈游则神愈健,念愈广则心愈一。寂,则一念不可得;照,则万德本具足。寂照圆融,真俗不二。8 C& F$ p. t0 L/ ?. ~8 K